今早翻開各大報,必須要跟「自由時報」致敬;只有這家紙媒披露台灣男性受家暴的案例節節攀升,顛覆只有男性會對女性施虐的可能,卻忽略女性對另一半的魔爪不見得留情,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根據衛服部最新統計,親密關係受爆者中,男性增至23%;平均五位就有一位是男性。但這數字一看就知道是低報,因為包括我本人都是這受害者的「黑數」。因為經歷過,所以知道男性通常會隱忍這些社會恐嘲笑,且不當一回事的惡夢。
但只有經歷過被鎖在門外、破壞家具、拿菜刀威脅、公眾搧巴掌,與各類拳打腳踢及語言暴力的我知道,就算再困難,也難以找到申訴管道。當時的我只能一再隱忍,想說多花點錢,上上兩性課程就可解。怎知對方就連在課堂中,也會對我公然侮辱、霸凌。
就算眾人看在眼裡,都認為這無所謂,用「愛」就能克服。但我知道,那四年的婚姻生活中,喉嚨與肚子會習慣性腫痛,體重因找不到生命出口,躲在食物與酒精中失控。把前妻帶回家,希望見到惡形惡狀的家人能出手相助。但我始終無法啟齒,大家也愛莫能助。
(影片:狡猾的平權人士是這樣統計兩性的權力平衡)
這就是男性遭家暴時的心路,有苦說不出;講出後通常只是換得別人的暗笑與不在意。想到前妻老爸也是如法泡製的被前丈母娘用菜刀伺候,他躲在門後不敢報案。幾十年後,卻以「你是不是男人阿,怎管不好婚姻?」訓斥本人。當然他也管不住自己的婚姻;我也在7年前溜之大吉。目前體重控制住,也好久沒重病了。
倘若加上黑數,我想兩性家暴現象恐旗鼓相當了。但就因男性求救會被這「病態型女權社會」當作沒用的人,所以黑數就持續增加。女性也因這意識形態,認為男性與社會「欠她們」,女性也可透過當受害者博取同情。於是就學男性動手動腳,以為靠暴力就代表拿回力量,其實只是懦弱的表現。
男性受家暴議題已是不爭的事實,在我於直播討論這現象後,已有多位網友對我傾訴。有人表面上是「一家之主」,但無法掌握自己與小孩能否拒打疫苗的權利。為家中資源提供者,卻要用手機看電視、起居被擠在屋內最小的儲藏室。看我直播時如翻閱違禁品般躲藏。
有人也分享遭摑巴掌的經歷;有人大吐提供老婆多年生活費後被戴綠帽的苦水;離婚後繼續付前妻與繼女生活費,不給還絡外國男友來打人,接盤俠的苦衷盡寫在臉上。有人喊著想輕生多次,有的跑去四面佛前祈禱,唯一心願就是求得好離或好死的其中一項。但我們的社會在歷經70多年的女權運動後,依然認為男性比較渣、暴力與可惡。
根據自由時報,目前「親密關係暴力危險評估表」仍以女性受暴為主設計。第一線人員常先入為主以為男性是加害者,因此減少通報率。可見人員訓練要加強去除男施暴、女受害的刻版印象。大眾必須認知現在很多女性教育、經濟、地位高於男性,甚至有些女性更陽剛,男性可能反而是弱者,不宜再沿用父權社會的想法。
「男孩危機」一書就解釋為何男性越來越成受害者的趨勢。在1929年,男性自殺率僅比女性高1.5倍,進入後現代社會後,這個倍數已達400趴。男女在進入青春期前的自殺率旗鼓相當,但成年後男性卻飆升;男性平均也比女性少活7年。有更多的慢性病率與意外死亡。
在一個對男性餘命、健康、體力、生活品質有如此暴力的現代社會,卻依然卡在70年前的「父權迷思」。這是一個落後文民的象徵。大眾文化還是追捧一個露乳溝,在飛機杯拍賣現場高喊遭性騷擾的雞排妹;卻在行走時繞過渾身臭味,協助整個台灣收垃圾、挖馬路的高致死率男工。
王大師優質內容,需要您們的贊助! 贊助連結: https://p.ecpay.com.tw/B7CB5 (留言不可空格、分段)
延伸:
PS不知臉書直播能撐多久,建議先到Rumble這按訂閱,被關後就來這直播
欲與大師一同踏入思想的雲端,在下面按讚就對啦!!
欲與大師一同踏入YouTube的雲端,按下訂閱鈕就對啦!(但姊會神秘沒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