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8698.gif  

女權運動的高潮距今應該已有50年有餘,可是所謂的男權運動始終未見蹤影,這是為什麼?在之前的幾篇以經濟軍事政治國關等議題探討目前台灣與已開發國家過右的發展傾向後,我發覺人類社會進化畸形的問題,若要根治病因,須追溯至其最原點,也就是心理層面。我想問,到底是何種樣式的心理發展,使得人類文明的進程,走到如今的地步,那就回到『男權運動』的探討好了。

 

『什麼?男生也要搞個平等運動?』….也許你會問。財星500大的企業中,不是幾乎逾9成為男性嗎?男性CEO與平均薪水都比女性主管高,就業率也超過女性,從政府官員到國家領袖,幾乎清一色全都是男眾,那你是要爭取什麼樣的男權啊?大師?那,我就舉我的例子。

 

我大概2年前時自橘色巨塔這個半公家機關離職,當時『不是人』的女眾老闆,喜歡證明自己比男眾還要陽剛、果斷、有效率,也不知道是否我是其中唯一一位男下屬的原因,老闆喜歡在大家面前數落我、吼我、嫌我、刁難我,『反正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我瞭解,上述的在職11字真言,是上班族應有的精神指標,但是如果老闆無限期的提領『不是人ATM』,這精神指標,很可能在3個月內,成為『精神錯亂』。當時礙於自己是男生,旁邊都是女性同事,為了面子,有再多工作量與疑問也不敢求救。而『不是人』見狀,也就持續當個稱職的『不是人』。

  article-1230991-075CBF76000005DC-892_468x584.jpg     

 

事後回想,到底是怎樣的環境會使他對男性屬下特別的沒同理心,還記得當時的女性同事曾跟我說過:『唉!因為你是男生嗎!所以老闆才會比較直。』我當時想,如果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女性身上,老闆回個:『唉,你之所以會被幹譙,就因為你是女生嗎!』我們的社會會容忍嗎?為什麼男生就可以呢?

 

另一個例子─我老爸,15年前葛屁,活到50歲,去世之前,家裡幾個小孩,包括我,連奔喪都有點不大想去,因為老爸客死他鄉,被發現在香港飯店內,我與二姊當時遠在美國,因簽證問題,沒辦法也不大想遠赴他地,只希望老媽與大姊處理就好,最後還是敵不過社會壓力使然,也就乖乖去了。但我想講的是,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社會,造就了我們家與老爸的疏離與不解;畢竟,提供兩個小孩在老美那讀那麼久的書,是所費不貲的,他的辛苦,可見一斑。

 

老爸是個韓國華僑的老山東,在那奉行『大男人主義』,男生確實擁有遮天的權力,可是代價呢?為了奠定男性的雄風,老婆與小孩的管教方式除了打,就是打,連罵都直接略過。當時覺得他很無情,可是我可以瞭解他的苦衷,因為整個社會『要求』他這樣做,因為在老高麗那,管不住老婆與小孩,就『不是男人』,就算老爸在施加暴力時,有千百個不忍。

 

除了鎮壓外,老爸的另一個社會功能就是要『賺錢』,這點他倒是個箇中佼者,沒多久就賺了幾桶金,但就在賺完這幾桶之後,突然發覺他根本沒有『家庭』了,一個認為丈夫本應提供家用的老婆,好像除了數錢外,也不大瞭解要如何做情感交流。小孩們也被打到見老子就逃,但一個缺乏家庭親近的男人,不管你的工作多有成就,內心匱乏的缺口也就會日益擴大,最後發覺唯一可以填滿這黑洞的只剩華客山莊(首爾賭場)與豬朋酒友,先前賺來的幾桶金拼命往裡面倒,最後被應酬的酒灌到駕鶴歸西,來觀禮的人卻不出十位。這個社會,為什麼在生離死別上,男性永遠都要趕在女性前面?

『喜歡嗎?爸爸給你買.......?』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廣告台詞還熟嗎?這個暗指的爸爸目前被關在牢中,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社會已經把爸爸形塑成可拋式產品,在社會中,一個老爸要有價值,要在兩個『W』的地方去證明。第一是工作(Work),另一個則是戰場(War),不信的話,唱一段『哥哥爸爸真偉大』來聽聽。

soldier.jpg  

 

男性最大的罩門是怕顯得『懦弱、沒用、膽小、沒出息』全是我老媽從小幫我取的外號,想必世界上的哥哥爸爸們見到這些標籤後的尖叫聲,應該比蟑螂與老鼠來的大。前陣子才剛慶祝不久的911事件中,與恐怖事件沒有直接關係而死亡的都是紐約市消防隊員,當別人都往外跑時,這些人為何要往裡竄,我不相信他們不怕死,或是沒有恐懼,可是最後無辜犧牲的也是這些哥哥與爸爸們。

 

他們的報酬是什麼?不要跟我說是金錢。100啪的美國自願性質消防員全是男性,也就是一毛錢也不拿的那種,他們要的只是『英雄』一字,也是小日本的神風特攻隊,與納粹禁衛軍所要的。很諷刺的是,英文英雄(hero)一字源於希臘文(serow),這個字奇妙之處在於,其亦為僕人(servant),甚至奴役(slave)等字的來源,如果把這個道理跟那些八二三砲戰老兵、越戰退役軍人、跟阿富汗GI們講,不知還是否會加入軍中。

 

心理學家曾做過調查,男性與女性比較,在9歲之前,因性別社會化不深,兩種性別的自殺率旗鼓相當,介於1014歲,男性比率比女性卻高了2倍,1519歲間,這比率則增加到4倍,而2024歲間,這比率則增至5-6倍,美國在19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自殺的數目,男性亦遠高於女性。而在離婚後,男性的自殺率比女性高出10倍左右。總體而言,男性平均壽命亦短少。

sad-men.jpg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的社會到底在灌輸男性怎樣的價值觀,讓他們在破產後、失業時、戰場上遇到挫折,能夠對社會交待的就是以死謝罪,而非痛哭、示弱、求助。且使靈性工作坊與諮商所內,女性的數目遠大於男性。想像如果一天,一家之主的老爸在失業後,跟子女妻小籌錢上心靈成長的課,會不會被全家當笑柄來看?大部分的情況是老爸依然西裝筆挺,孤伶伶的一人步行到社區公園內,做坐在板凳上吃香蕉看報紙,假裝還沒被解僱。這狀況,在媽媽這邊確實比較少見,因為女性是被允許當弱者的。

layoff_man_L.gif  

 

暢銷書《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Tuesdays with Morrie)中有一段耐人尋味的橋段,在主人翁暨心靈大師『墨瑞』所教的大學內,曾經舉辦過一場美式足球賽,在場的所有觀眾都在喊著『叫我第一名、叫我第一名』(we are number one!!),可是墨瑞就訊問當場的加油隊:『當第二名有什麼不對呢?』(what is wrong with being number two?

 

可是在場中的足球壯漢們,受場邊的比基尼『辣辣』隊激勵後,早就不用大頭思考了,結果就是美式足球擁有拉傷、脫臼、骨折、脊椎重挫、半身不遂率最高的運動。而像乒乓球這種安全的運動,辣辣隊們好像也不會光顧叫陣。這就是我們社會教導陽剛男性的榜樣。

Pussy-power.jpg  

 

女性在1960年代經過女權運動的洗禮後,爭取到與男性有共同報酬、機會、與尊敬的職場、教育與選舉權力。這使男女不公的情況大幅下降,可是男性呢?我們傳統角色的包袱有減輕嗎?我們可以隨便離職嗎?還記得我當時在離職後,每每想回家看年邁的阿嬤,可是礙於沒有工作,所以不敢回家見三合院尺寸的江東父老們,要等到之後有工作後才有臉回去,又卻因要工作而沒時間,這不是一個社會價值對男性的弔詭嗎?我們要求要顧家,可是又不能真正『顧』家。

一個女職員在當媽媽後,通常有三種選擇,一為當全職員工與兼職媽媽,二為兼職員工與兼職媽媽,三為全職媽媽;而男性的選項則是,一為全職員工與兼職爸爸,二為加班員工與兼職爸爸,三為兩份全職員工與兼職爸爸,也就是說工作量只有更增加,而與子女相處時間卻會縮短,這公平嗎?

 

台灣在2002116實施兩性工作平等法頒佈前,男性員工是無法請求育嬰假的。就算在可以請之後,這個社會會如何看待專職『奶爸』?我沒有資料,可是我認為有膽敢真正使用育嬰假的男性絕對比女性少,為什麼?是誰規定的?為什麼這個社會總教導男性要當個提供經濟資源的可拋式產品?直到50歲後,發覺他錯過的是那麼多,寧願一個人在賭場內躲起來,也沒有膽嚐試與家人交心?

 

這其實就是在一切經濟過度發展與戰爭不斷的根本原因,社會教導男性證明自己價值的地方,就是這兩個終究無法止渴之『愛』的替代品,而為了要繼續填滿這無底洞,會發明更大、更多、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製造一堆垃圾,以供家庭內的妻小享用,等到一天老婆在上了一堆自我成長的課後,發覺:『老公,你不是我的真愛!!我們的關係是基於利益交換!』再以離婚收場,這時哥哥與爸爸們才會發現這場為男人所精心規劃的遊戲是多麼荒謬。在性別平等運動上,我們著實比女性晚了50年。

 

延伸閱讀: 

 

男女大不同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觀後感

鋒芝婚變進行曲

巴黎症候群與慰安婦

台灣終於輸的快樂了!! 南韓自殺率奪冠

你管別人怎麼想!!--《阿維的書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大師 的頭像
    王大師

    王大師論壇

    王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