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jpg

今天的中國郵報(China Post)社論版引用一篇新加坡的《海峽時報》(The Strait Times)評論,文中提及英國將於56舉辦大選,各政黨領袖紛紛仿照美式的「電視辯論」,作為政見的發表平台。大師看了本篇評論之後,覺得很適合藉此討論台灣最近正夯ECFA辯論議題,希望在藍綠爭議之後,提供一另類的看法,並對雙方政營施打政治退燒針。

在英國的選舉史中,以電視辯論形式爭取選票實史無前例,一個原因為美式的總統大選為「總統制」,係在兩個(或多個)候選人中選一,其屬候選人對候選人(candidate vs candidate) 的競選型態,但英式的政治型態屬「內閣制」,形式係政黨對政黨(party vs party),固挑選兩營的代表作一總體論述,實欠缺代表性;再者,這也是大師對本文極端認同的是,電視辯論不會將議題透明化,充其量,此舉僅能讓議題「大眾化」。

文中指出,最近工黨領袖布朗(Gordon Brown)因一時受訪的疏忽(偷罵自己的選民無知,但忘記麥克風尚夾在衣內),導致民調慘跌。無獨有偶,英國的媒體(連一向左傾的《衛報》、《泰晤士報》及《經濟學人》)紛紛倒向支持由卡麥隆(David Cameron)領軍的保守黨。布朗想藉由電視辯論的機會扳回一成,但沒料到,真正的贏家卻是國會第三大黨-自由民主黨的領袖尼克·克萊格(Nick Clegg),原因就是克萊格比其他兩位還會利用電視轉播的技巧。

文中亦指出此次的辯論,非但沒有達到本來的期望,讓選民更瞭解各黨政見,卻達到反效果。每位辯論者,從燈光、台位、西裝到髮型錙銖必較,工黨的布朗將頭髮梳染的光亮整齊,保守黨的卡麥隆卻大反其過於拘謹的形象,故意將頭髮弄的稍微凌亂,顯現親民的一面。而辯論內容多半以事先準備好的簡短口頭禪(one-liners)帶過,了無新意。文中指出,各候選人對各議題皆有完美的對應,就算雞毛蒜皮的問題,都驚人的有正確的答覆。

最後,文中提及若兩位英國最偉大的首相邱吉爾及艾德里(Attlee)再次參選,能夠當選的可能性極小,因為兩位屬實質的人物(men of substance),而非譁眾取寵型(men of appearance)。大眾媒體的威力可見一斑。

政治學家認為尼克森之所以在1960年的美國總統大選輸給本來小輸的甘迺迪,就是敗在史上第一例的美國總統電視辯論會。尼克森因為在前晚赴工會進行造勢活動,沒充分休息到。而在進行辯論時,又因塗抹的化妝品不適合自己的膚色,導致CBS的主持人大笑其「未死即敷上防腐劑」,反觀甘迺迪前晚在黨部休息排練,得到充分的準備,此外,其肌膚又有一層加州式的曬色,非常符合當時健康清新的形象。勝負彷彿在辯論未上演前儼然已定。看來,「膚淺」這兩字,用在電視辯論上倒蠻恰當的。

large_NixonDebates_History_Meye.JPG

大師最愛的語言學家喬姆斯基(Chomsky)曾對美國的大選,評論活動本身為牙刷間的戰爭,因為兩營皆僱用推銷牙刷的廣告公司,推銷其候選人。喬氏進而批評民主政治越來越不像是議題政治(politics of issues),而像形象政治(politics of characters),選民與其在挑最佳的政策,倒像在挑最佳牌友。

台灣的ECFA辯論,有許多評論家將馬英九歸為勝利的一方,但馬之所以會贏,當然議題本身是站在簽署這方,但是,很大的原因是馬英九已慢慢抓住現代政治的竅門-「選舉語言」,馬英九已擁有許多政治資本-「政治形象」,現在唯一缺的就是補足「政治語言」這一塊,但是,當所有可使議題轉向的因素達成後,政見本身的辯論卻常常遭遺忘,解決的方式是否為再多一點電視辯論,買單的你我,還需深思為恰。

 

                    efin843l.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