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423145928-lead-pkg-tapper-capital-in-twenty-first-century-amazon-bestseller-00000401-story-tablet  

這兩個月來,台灣吵了服貿、核四、勞工(基本工資、派遣)等問題;但不知不覺的,政府悄悄推出房屋囤積稅草案,以及史上最大的增稅法案。前面三項目前面臨停滯的階段,但後面兩項提議,是否能解決台灣面臨的諸相社會議題?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介紹左派經濟學家克魯曼(Paul Krugman),三次於個人專欄力挺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新書『21世紀資本論』(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113001-e5481334-cf4e-11e3-b2b0-0ba1217f0fd7這位被譽為奠定未來10年內,經濟學指標刊物的學者,在他近10年來,橫跨10多個國家,與10多個經濟學者,一起研究的內容,到底揭示了什麼結論?答案是資本主義,本身就是個會製造不平等財富分配的機制,歷史上毫無例外過。

他接著舉例,指出靠資本所賺取的投資報酬率,約為45%左右而實體經濟投資報酬率,約莫僅有1.5%而已。也就是說靠著不動產、股票、債券等不勞而獲的資本收入,高出靠淚水、汗水、甚至血水收入的3倍左右。

        blog_piketty_r_vs_g  

1.5%只是經濟報酬率喔,這還沒有算上勞工的薪資成長,這會比經濟成長來得低很多。比方說台灣,在產業慢慢被掏空,以及大量工作機械化後,我們的實質薪資倒退到16年前,那這16年的GDP都沒成長嗎?

我算過,16年前,也就是1997年,台灣的GDP2,870億美元,目前則為4,668億美元,共成長67%!名目經濟膨脹了67%,那實質GDP呢?

1997年的CPI約莫為90,目前則為102,如果相除為13%的增幅。所以調整後,GDP的實質成長率約為54%。實質GDP成長了54但實質薪資則成長0%,這些54%的成長果實都跑哪去了?憑空消失了嗎?

再引用皮凱提5%的資本投資報酬率來看,16*5%約為80%的名目投資報酬率,調整13%的通膨,約為67%的實質報酬

翻成白話文,16年來,如果你投入房地產、股票、債券、衍生性金融商品、大宗貨物、貴金屬等資本工具,你的投資報酬率會大於你薪資所得67%。也就是每年距離拉大4.2%。如果再這樣玩下去,約莫每24年,坐在電腦前玩資本的人,會比流汗工作的人,增加1倍的財富,這公平嗎?

taiwan-consumer-price-index-cpi 

            上圖為台灣16年來的CPI成長,下圖則為GDP成長趨勢圖 

 taiwan-gdp  

也就是這個原因,除去社運IPO的人士外,這兩個月會有那麼多人跑上街頭抗議。連跟政治屬性沒多大的核四議題,也會引發社會對馬政府的不滿。但不要忘記,這是美版資本主義的遺毒,換哪位總統執政,是沒有多大關係的。

這就來到新版的房屋囤積稅,以及增稅機制等財政改革。先講房屋稅,立法諸公準備將囤房族的非自用住宅房屋稅比率從1.2%拉高到3.6%這夠嗎?首先,這僅為非自住用房屋。況且,徵稅基礎還是引用舊有的課稅現值,也就是『非市場現值』,這哪夠啊?

如果光算舊有的課稅現值,增加的稅額僅有2.4%(3.6-1.2%)。而且只是課到擁有第2棟以上房屋的人,對弭平分配不均,恐杯水車薪。

而在新版的增稅機制中,富人稅的級距拉高到45,適用人口僅為整體報稅戶的0.15%。這其實是非常保守的增稅空間。根據皮凱提的提議,富人稅應該增至80%才夠,而且他主張課徵國際稅。

此外,美國戰後初期,富人稅的級距曾經高達94%過,當時的GDP成長反而是美國有史以來,最高的期間,所以不要相信一堆右派說減稅可以促進高成長。而北歐國家常看到78成的富人稅,法國的歐蘭德則挑戰75%。台灣才45%?那些富人還在那說嘴說是在『做功德』!

slateMarginalGrowth  

                            美國最高稅率與經濟成長趨勢圖

根據最新版的增稅草案,國庫約莫可新增新台幣633億元的稅收,約佔GDP0.4%,著實卑微。且政府沒提出要如何運用這新增的收入,如果拿來買武器,那就全沖入馬桶內了。

要讓新版的財政機制弭平貧富不均問題,兩項的新增稅收,必須能夠轉入受薪與中下階層的財富中,好讓資產階級與受薪階級每年4.2%的財富缺口,靠政府的財富轉移機制,讓社會的分配達到合理的處置。

皮凱提雖然是左派,但不反全球化,所以理論上他不會包裹反服貿,但我想如果叫他來擔任台灣的財政部長,他應該會制定一個西進稅,以及兩岸金融交易稅(類似托賓稅)。好讓前述的兩項財政改革有缺口時,適時藉由兩岸稅收補齊。

愈過愈苦…薪資倒退16年 6.25.  

我認為這是需要的,因為一旦兩岸金融水龍頭打開,對岸如果發生金融危機,會波及到母公司的營運狀況,台灣就很有可能會被收受一堆銀行政治獻金的立委們,制定金融紓困計畫,好救出快倒閉的銀行。

所以課徵合理的西進稅(全體服務業)與兩岸金融交易稅(單金融業),是合理的開放前提。這可以在讓台灣企業走出去的同時,確保人民分享FTA的果實。讓人民不需再度佔領立法院。

而在工資部份,企業可援引大濕的『利潤分享計畫』,這就可在總體經濟內,抽取企業的稅收,而在個體經濟上,抽取企業的新增營收。如果你企業不依,那就不要加入『服貿列車』。

這才是一個『開放左派』應切入的角度,而非一味的鎖國,因為根據歷史的教訓,一旦鎖國,就會臭酸,不信問問慈禧太后看看。

延伸:

服貿:一場國際爭霸前哨戰

比特幣要搞革命?恐怕自己先被革

台灣經濟從印鈔機上就開始輸.....(´Д`A

彭淮南想升息擠泡泡?!還沒被柏老耍夠嗎?

反服貿資產,不如金融鬆綁零頭

與其呆領最低工資,不如分享老闆錢包!

『悶』你個鬼經濟啦!

欲與大師一同踏入思想的雲端,在下面按讚就對啦!!

追蹤大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大師 的頭像
    王大師

    王大師論壇

    王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