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的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教宗本篤十六世(Pope Benedictus XVI)在30年前,於德國任大主教(archbishop)時,處理一位戀童癖神父的性侵案件(中文報導)。報導指出,犯案的神父於東窗事發後,接受了一段期間的心理治療,當時犯案的神父就被接納於教宗任大教主的教區內。
隨後神父被轉往德國其他教區繼續任職;當然,也包括持續性侵孩童,一直到多年後,遭受害人的指認而免職。報導指出當時教宗非常可能知道德國教會有系統的掩蓋蔓延的兒童性侵問題,可是選擇善後的方式皆是一貫性的冷處理,先將施害人調離別處,粉飾太平,因此導致慣犯的神父可持續伸出魔爪。
天主教性侵兒童的歷史早已經是一門猶如台灣立法委員會作秀的顯學,這則新聞最駭人之處是天主教包庇性侵個案的位階竟直通天庭,連教宗都無可倖免,這代表性氾濫的問題已為教廷病入膏肓的制度性問題。天主教會性侵醜聞於1990年初的美國各地教會如雨後春筍般的浮現,起初教廷僅表示這為美國當地特有的個別案例,歐洲大陸並無此現象。
但陸續浮出的證據紛紛指向教廷有系統的掩蓋歐洲當地醜聞,差別是因為北美及澳洲實行習慣法(common law),異於歐洲的大陸法(continental law),受害者可直接控告教會的疏忽(negligence),因此問題較易浮出檯面。
教會的性醜聞,顯露出宗教自古以來的問題。人們往往把神職人員看成是超脫的聖人,殊不知,聖人也僅是膚淺的面具,骨子裡,任何一個聖人都會犯罪,因為聖人們錯過的人生遠比凡人多。詩人王爾德(Oscar Wilde)曾打趣的道:「聖人僅有歷史,但罪人卻有未來」。
那些穿著袈裟,頂著聖帽,手持聖經的宗教炒長線者,深知自己的未來已經被定型,所以一有可以破除這道枷鎖的機會,就會不顧一切的嘗試,他們深知,信仰這麼多年的神話,到最後,僅剩鏡子後那個錯過人生大半輩子的騙子,當觀眾來時,騙子使勁的在神殿上唱戲,而當觀眾離開後,孤獨的落寞,又有誰能知呢?
在告解室內聽的性愛八卦,或是古代和尚每逢初一十五,善女子前來上香祈福時露出的析嫩玉手,是規矩的神職人員唯一期盼的刺激。大膽一點的索幸一擲,先從幼小的開始下手,何必呢?紅塵內那麼多的菜色,為何非要往嵩山上或梵蒂岡內躲,想必那些和尚跟神父們在逃避著什麼。當人越逃避,反動的力量就越大,根據莫非定律(Murphy’s law)所云,「最不想發生的事情,它終究會發生的」。
王爾德說過:「克制欲望,你的靈魂會因你的禁慾而生病」 “Resist it, and your soul grows sick with longing for the things it has forbidden to itself.”在另一處他又說:「肉體犯罪一次,罪則被免除了,行為是一種淨化過程」“The body sins once, and has done with its sin, for action is a mode of purification.”本人認為,對待欲望,逃避才是問題所在。
昨晚看了一部挪威入圍2005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就像在天堂》,片中描述一位城裡來的交響樂指揮家,為了要重度孩提時代的經驗,選擇回到鄉下老家。劇中,指揮家指導村內教會的唱詩班練唱,但指揮家教導的方式是引領村民尋找自己與生俱來的聲音,而不仰賴外在的公式與教條。神父起初不以為意,但慢慢發現,當村民找到自己的聲音後,行為舉止開始怪異起來了。
本來悶不吭聲,乖乖被老公毆打的老婆開始會回嘴;長年被欺凌的胖子會挑戰惡棍;80歲的老翁表白了壓抑在心中幾十年的戀情;自閉症患者吵著參與合音;神父的太太開始會閉眼狂舞,甚至與神父有激情的性愛。整個村民開始不去教會,改去唱詩班。最後,神父拿著來福槍,對著指揮家大喊:「都是你搶走我村民對我的崇拜,現在我什麼都沒了,只剩兩顆子彈;一顆給你,一顆給我」。原來,一個堅強神聖的神父,內心是如此的脆弱。
人都愛戴面具,不管是主持宗教電台的名人,或是教你性是罪惡的神父,很多角色戴了面具不自知,還賠了許多教徒的財與色。生命是一種平衡,當你在某一方面匱乏,它就會從另一方面討回。這篇文章不是在撻伐宗教人士,因為一個唱戲的也是需要觀眾才演得起來。村民當初就是喜歡把自己的聲音外包給別人,認為上帝是住在教會裡,不在自己的聲音中,所以才會唯神父之意是從,婆娑世界也因此才有這麼多的角色要扮演。也許,該是時間把依賴以久的面具拆下了,因為你會發現,外在世界,其實不獨立於內在實相。
難得戀人都是些外星人聖人不是人等~,活人類可真不多~
簽到#
昨天我也看到報紙..報導..有關神父戀童....
其實在中古時期就隱藏這些危機了......
連教宗的胞弟都在包庇....
唉!無言....
謝謝大師分享^^
但對於任何的高調 總多所存疑
對於神職人員的高調
我認為我們必須拿更高的標準予以檢視
不為別的 只因為他們自稱是神的代言人
所有生而自然的天性.
凡作用力之所在, 必有反作用力.
最好是順勢而為.
那麼帥的阿...
政治和性這麼公然扯在一起,不愧是大師啊!
也不可能忠於兩個黨,就算是同陣營的也不行,因為無法一票兩投!
假設大師同時喜歡國親兩黨,但選舉時兩黨都推出人選,你只能擇一而投,也就是只能忠於一黨!
好幫手
〈好像是收陳進興兒子當乾兒子 〉
也是對教會的女學生做出類似的事
打著宗教的旗幟、信念
對無分辨能力、且信任他的小孩
上下其手
令人很不齒
宗教~
宗教,宗教,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多少幸福葬送在你手裡!多少獨立自主毀在你那溫軟甜蜜的話語中!宗教,只是輔助,不是全部。神父也是人~是人就會犯錯~
我以前念天主教教會學校,體認到一個道理,神父、修女也是人,是人就可以犯錯,只要我們別用先入為主的眼光看待她們...或許她們的錯~~就如同一般人犯錯一樣,接受應有的懲罰就是了~~我個人是不護有太多特殊的感覺...我猜猜,國民黨、親民黨、新黨就這幾個,對吧?
但是也有一種自稱中間選民,也以中間選民自居,而且處處堅持自己是中間選民,可是從里長到總統都非藍不投的〝偽中間選民〞!
但丁大詩人偷婊的宗教分子更多哩
冒用神之名犯罪~罪加一等~
一個比一個下了更深的地獄哩
看完下面這個笑話
我突然覺得自己已經快要成為大師的司機了 哈哈哈~~
----------------------------------------------
愛因斯坦常常到處演講,於是就請了一個司機。
普通的司機通常都在車上休息,不過這個司機很有好學之心,愛因斯坦在講課他就在台下聽。
過了半年以後,有一天司機跟愛因斯坦說:你講的那一套我都學會了。
愛因斯坦大笑說:我講的那些都是很專業的,你怎麼學得會?
不然你說給我聽看看。
司機就從頭到尾講了一遍給愛因斯坦聽,講的很好。
愛因斯坦心想:我這麼久才想出來的理論,你開了半年車就都給我學會了。心理很不平衡,
於是就說:好,那改天你穿我的衣服上去演講,我穿你的衣服在下面當司機,這樣你敢不敢?
司機就說:好呀,試試看。
於是有一天司機就穿愛因斯坦的衣服上去演講,從頭到尾講了一遍,
講得很好,聽眾在台下一直鼓掌,
然後就有一個觀眾問了一個很深入,很專業的問題。
愛因斯坦心想:呵呵,這下子司機下不了台了。
沒想到司機說:
你這個問題太簡單了,為了證明它有多簡單, 我叫我的司機給你回答就好了。
所以說,外省人幾乎都和郭冠英沒兩樣,連馬英九搞成這樣都還覺得沒投錯,種族優越感到如斯地步,我毫不懷疑一旦有機會聯支屠台,外省人絕不會手軟的.......
包括你也一樣,大師.....
你自以為是外省人,可在馬英九這種純血外省權貴眼中,你跟我差不多;等我們處理得差不多,下批可能就是你們.....
不過也不一定,混得好的半山仔也有,連戰就是個半山仔,當公務員當出幾百億家產,二二八種族淨化裡他家扮演很關鍵的角色,否則國民黨不可能這麼精準地殺光傾向獨立的知識份子!
祝你好運,像連家一樣!
母親是台灣人,一家又住在台灣,為什麼還認為自己是外省人呢?
這種情形若在其國家根本不可能發生,甚至在美國出生的純血支那人二三代都認為自己是美國人不是支那人,連大師你這種半山竟都認同自己不是台灣人而是外省人或支那人!
若以屬地主義來看你應該是台灣人,若以血統而言你至少有一半,但,你還是認同支那而不是台灣......
你們外省人這點我一直百思莫解!
發現大師從未說過自己是外省人
所以狼兄一直外省人外省人的叫大師
也著實令我百思莫解啊!
愚者凡事只看表象,智者凡事看穿表象!
你不妨自己問大師......
免得中那些見獵心喜的人下懷呢
另外勸告狼兄
心中有xx 人人皆xx
不要再往自己臉上抹xx啦
沒人逼你的呀
大師相信是國民黨的黃金創造台灣的經濟成就,大師相信平地人祖先對原住民做種族淨化...
台灣人年輕一輩已經沒有被洗腦!
這是外省人才會相信的,尤其是四十歲以下還信這種事的絕對是外省人!
Dumbo!
為何神父的戀童幾乎都是戀男童啊?
歧視女童喔! 女權者該跳出來說幾句話.
這種新聞過一陣子就會出來一次
但是還是無損人們對於這些神的代言者的崇拜~~
當一個人想要自我超越的時候,「自我」常常會是束縛、是羈絆、是障礙。然而當一個人墮落的時候,「尊重自我」卻也能成為一種自我節制的力量。
「自我」是呈現於外的個人表現,因為人們總是會把「我」的過去和未來連接起來。所以為了塑造出一個美好的「自我」形象,大部份的人都會收歛自己的言行,儘量展現出「正面的我」,這也是很多人說的「假面具」。
當一個人失去了、放棄了「自我」的監督、約束時(在網路上最容易看到),潛伏在心中各式各樣的念頭就開始蠢蠢欲動了。「自我」就像是潘朵拉的盒子,盒子裡裝著眾神的禮物,雖是「禮物」卻未必會讓人喜歡。當掀開了盒蓋(失去「自我」的監督、約束時),誰知道放出來的是些什麼樣的古靈精怪?而這些古靈精怪勢必將影響著自己的生命。
如果對「自我」還沒有正確的認識,就想脫去禮教的束縛,只怕是真心未得,先入狂亂。
當和尚唯一的好處是,他們不用努力工作,只要躺在佛旁就可以掙得金錢。
當和尚唯一的壞處是,他們不能打扮的花枝招展使自己與眾不同。
但是,不論是那一種,仍有許多人前撲後繼地想當和尚,肯定有其一定的魅力,其中的魅力當然也包含以神之名行使凡人之事,只是他們的行徑通常都被包裝或美化罷了。
有宗教信仰的人,如不能明瞭教義且力行實踐者,確實容易陷入迷信。 以佛教來說,佛就是教人要覺悟,會陷入迷信豈是佛意。各個宗教中皆有假神佛之名行詐騙之實的神棍,也是各個宗教的偽冒者、背叛者,以這些人的行徑而否定宗教乃至教義,實是以偏蓋全的偏見。
「神父的亂搞,讓千萬個信徒遠離天主教。」大師以為這些遠離的人從此就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呢?還是帶著更多的困惑來面對人生呢?大師又以何教法,讓那些迷失惶惑的人們能在心中建立一個安穩的依止處呢?
沒有信仰的人是更容易執迷的,常執迷於名利、權力、感情、慾望、、、
而看似不執迷的人其實未必就能超脫,如仔細的檢視,大多陷溺於迷失中。迷失的人,生命沒有目標,生活沒有方向,就常容易被環境、被旁人所左右了。
人生是個迷人陣,想不迷還真要有點功夫呢!
而宗教特性就是混沌含糊、沒條沒理、不清不楚、言詞文字乍看乍聽似乎都頗具深意,實則內容空洞混亂經不起分析,但,這卻很適合多數頭腦簡單思慮膚淺,渴望有人引領的羊群大眾!
所謂宗教智慧謁語等等,九成九九都是以問題回答問題的腦筋急轉彎,或寫得含糊彎轉怎麼解釋都可以的文字遊戲,或把人盡皆知的常識包裝成天賜十誡(十誡其實也只是常識除前三條外任何人都會奉行),其實無一經得起檢驗,還不必用放大鏡!
所有心智脆弱的人只要幾句話就可以看出其罩門,再稍加撩撥他就會為我出生入死,她會為我寬衣解帶倒立開腿,早在服役末期,對一位剛下部隊的菜鳥排長只是稍稍指點而已,就讓他一再逃官,軍法都不怕!
可惜本狼天性孤傲、獨來獨往,不喜身後帶著拖油瓶,否則早就開山立廟廣收信徒,現在都幹翻過去了!
看來大自然通常是公平的,給本狼這種才能,也給了這種天性.....
萬事本該平衡,也罷!
更正
她會為我寬衣解帶倒立劈腿
孫一峰1959年生,生父孫寶璋(祖籍中國東北,現可能已潛逃中國大陸)為密醫,曾在台灣騙婚數次,並於1974年因密醫遭台灣通緝在案,孫一峰生母不詳(可能是風塵女郎);孫一峰有四個異母弟;因自幼品格惡劣(他從來沒有一個朋友),12歲在初中因在校騎車傷人及宿舍縱火被開除,後轉大直國中仍因品格極惡,臭名滿學校(最惡劣行為如造謠說女老師與同學演床戲、暑假期間拿同學公車月票躲起來不還等,可查1972至1975年大直國中同班同學對他評語); 孫一峰幸好沒有妹妹要不然孫一峰會亂倫強暴他妹妹(他有病態式性慾)!1975年進海軍幼校不是嚮往海軍,而是不斷與後母及四個異母弟(孫克雷、孫克蓁等人)衝突而想逃家;但仍因品格惡劣被海軍開除(狗改不了吃屎!);這狗雜種仍為禍人間可悲!
孫一峰的罪惡是他會到處破壞社會道德,讓與他接觸的人認為講廉恥、講道德的人是人世間大笨蛋!孫一峰在學時因他惡行讓同學不敢再幫助別人,當時就有人斷語當孫一峰行乞時,若有人施捨他,孫一峰會將施捨人殺掉而將錢搶走逃逸;孫一峰心態是講道德信義人全是白癡,這在他家族也可看到這行為,如冷血、說女老師與同學演床戲、偷別人車票、破壞同學學習氣氛等;孫一峰家族可能有下三濫型恐怖基因,從孫寶璋算起到孫一峰、孫克雷等,給社會感覺是不可思議的人渣,無藥救的臭蛋;必需與人類永遠隔離的必要!
既然是挪威的電影,神職人員還有太太,那是牧師,是新教區。
發生戀童癖的是救教區,也就是台灣俗稱的天主教。
還有,我們應該要問問,為什麼被神父侵害的都是小男生,
我覺得這和教義中亞當和夏娃有關。
所以神父們認為侵害小男生不算違背守真的教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