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師於寫了一段時間妖言惑眾的政論及時事題材後,覺得應將層次稍微拉高些,想在這篇淺談以形而上學為主的「靈修」主題。本師於達到四禪天之神佛境界後,發現凡人坊間裡,最能夠闡述修行題材的大作,並非「論語」亦非「道德經」;非「聖經」亦非「可蘭」;更非「菩提道次第廣論」也絕非「碧巖錄」。在閱畢萬冊藏書後,本師深感「綠野仙蹤」(The Wizrad of Oz)實為群經之首。請先別笑,本師將於本文重述此膾炙人口的童話故事,看各位客官有無新領悟。
綠野仙蹤的故事內容大概如下;主人翁陶樂西(Dorothy)某日於肯薩斯州的屋中,被突如其來的一陣龍捲風,連人帶屋(外加一條狗,多多)的給捲入一個未知的世界裡。起初,陶樂西被嚇得花容失色,因為眼前的景象是如此的陌生,又如此的詭異。就在心神未定的當下,一位好女巫(the good witch)突然現身,指點陶樂西迷津。女巫告知陶樂西須沿著黃磚路(yellow brick road)前進,一路走到翡翠城(Emerald City)那,尋找一位叫做「奧茲」的大巫師(Wizard of Oz),請求他用無邊法力,帶領歸程。
陶樂西經「好女巫」的指點後,遂沿著黃磚路前進。走著走著,突然覺得一路上寂寞無力,急需一些朋友作伴;突然間,在路邊一片玉米田野處,一個掛在竹竿上的稻草人突然說起話來。稻草人稱他一輩子都被這根竿子給架在田野中,空用這虛有其表的軀殼驅嚇烏鴉。可是他發現自己腦袋卻是空的,裡面僅塞滿稻草而以。烏鴉因看不到這虛實,所以被唬得一愣一愣,可是卻總騙不了自己。這稻草般的腦袋,只需稍加戳弄,就會原形畢露。因此,聽說陶樂西要到遠方向奧茲巫師請求法力,就央求加入,向巫師請求一顆腦。陶樂西因有人相伴,於是就爽快的答應了。
又在走著走著,突然發現森林中,藏著一位鐵人,僵硬的站在樹群中,哀怨的嘆氣著。當陶樂西問及鐵人為何如此傷心的佇立在那時,鐵人回應他於某日拿著手上這把鋒利的斧頭,盲目的砍倒森林中的樹木時,突然發覺四肢生鏽而變僵硬,無法繼續的砍木。他已孤伶伶地提著這把鋒利的斧頭,疲勞的站在那多年了。鐵人又叫陶樂西用力的往他胸口猛敲,卻發現內心全是空的,聽到的只剩空蕩的破銅爛鐵聲。陶樂西建議鐵人跟著自己與稻草人,向奧茲大師請求一顆心。
最後又在不遠處碰到一隻獅子,這隻獅子只敢欺負陶樂西的小狗多多,陶樂西因不滿獅子欺負一隻比他弱小的動物,憤而挺身朝獅子的鼻子給敲過去,獅子當場被嚇住,這舉動亦讓其他人等大吃一驚。獅子見狀坦承他其實很膽小,走路時,常被自己搖擺的尾巴給嚇到,最後陶樂西也建議獅子一同與其等前往翡翠城,向奧茲大師請求勇氣。
再經過一連串的冒險及阻礙後,一行人等終於到達了翡翠城。起先,陶樂西敲城門時,守門人非但不應,並吆喝他們快離開。可是於告知守門人,他們為受好女巫的指示而前來後,守門人馬上打開門迎接。
奧茲巫師於城中設下層層關卡,使陶樂西一干人等在行至巫師的大殿堂之路困難重重,每每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最後還是到達了主殿。此刻,殿內烏雲密佈、雷電交加。巫師突然要求陶樂西離開城裡,巫師聲稱他並沒有什麼好給他們的。可是已跋涉千山萬水的陶樂西,怎肯就此罷休。遂跟巫師討價還價,可是巫師那是等閒之輩;此刻,殿內的風雨更加劇烈,狂風甚至把獅子整個都給吹到牆壁上去。
就當大夥兒束手無策時,小狗多多偷偷地爬到殿後的幕簾旁,突然將簾給掀開,這一掀,乖乖,發現一個老阿伯在那辛苦的用腳踩著踏板製造雷聲,雙手則努力的操控製雨轉盤,嘴巴則朝著麥克風使勁的喊著『回去吧!!我是無敵的大巫師,可敬的大巫師,回去吧!!你們不是我的對手!』
在發現自己的身份曝光後,巫師持續對麥克風喊著,『不要管幕簾後的那人』(pay no attention to the man behind the curtain),雙腳則更使勁的踏著雷聲踏板,雙手也漸漸的亂了陣腳。大夥兒於目睹這場景後,憤怒的奔向幕簾這兒,要求巫師解釋。巫師也委屈的訴苦著他也僅是個科學家,一日因為氣船失事,被困在翡翠城,城內的小矮人稱他為大巫師,他也就糊里糊塗的掛著這頭銜混到現在。
巫師聽聞大夥兒的訴求後,告知各位所需的東西其實自己本身都有,僅僅缺乏外在的認證而以。巫師頒給稻草人博士學位證書,然後告知如果他真沒腦,還會思考沒腦的問題嗎?然後巫師跟鐵人說他的心跟一般人一樣大,如果真沒心,為何還會因為沒心而傷心呢?於是巫師頒給鐵人慈善家的獎牌,以茲鼓勵。最後巫師告知獅子,其實他把勇敢跟無懼給搞混了,真正勇敢並不代表沒恐懼,而是要用智慧去判斷何時該跑,何時該挺進;獅子其實一直都有使用勇氣的智慧,不然他為何會踏上這旅途呢?說完,巫師就頒給獅子勇士勳章,紀念他一路的勇敢向前。
最後巫師告知陶樂西要的東西,是唯一他無法給的,就叫陶樂西還是去問好女巫,因為只有女巫真正瞭解回家之路。說畢,巫師就乘著氣球,永遠的離開翡翠城,空留陶樂西等一行人於翡翠城內。此時,女巫師突然出現,陶樂西於是懇懇哀求回肯薩斯州之道,女巫則悲憫的看著她說,「其實你一直有能力回去的,你僅須敲敲鞋根就好。」陶樂西不解的問女巫為何之前不曾告訴她,女巫則回說「因為如果你不自己走過,你永遠不會相信我」;說完,陶樂西也就從家中的睡夢中醒來,四周圍繞著他的三個舅舅,長相酷似夢中的稻草人、鐵人與獅子。
人生的道理,其實就濃縮在這短短的故事中,我們花一生追求條回家之路,可是自始至終,這把鑰匙,一直帶在身上,卻好外求。當禪宗的六祖惠能接受五祖弘忍的衣缽後,在山林間躲避師兄惠明的追逐時,惠明突然對惠能大叫道,『我不是為衣而來,是為求法而來。』惠能聞畢,突然面對惠明道,『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註惠明言下大悟。
註:此刻,在善惡等問題還沒發生前,什麼是你父母親尚未生你之前,自己的本來面目呢?
不知在經過大師重述這故事後,各位有無重新的理解故事的道理。最後我想以艾略特(T.S. Eliot)的一首詩結束本文:
『吾人不應停止尋覓,但求旅途的尾聲能回歸到一切的起點,再度以徹悟之心擁抱它』
-We shall never cease from exploration. And the end of all our exploring. Will be to arrive where we started. And know the place for the first time.
綠野仙蹤與禪(下)
艾略特(T.S. Eli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