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張會pic      

台灣的陸委會主委王郁琦,前天開始兩岸政府官員的正式會談,不用所謂的白手套,或政黨組織往來穿梭。大濕大概看了一下,除了自由與蘋果外,幾乎所有的內、外電,都將王主委赴中行程,當成頭版處理。

但我認為,確實中華民國的正式官員,能夠與對岸的對口單位平起平坐很是重要。但總體而言,『王張會』畢竟還是個小點心而已。

與過去兩岸破冰之旅的江丙坤相比,王張會沒初夜之感、與連爺爺的榮譽主席相比,缺歷史意義、與吳伯雄的時認黨主席相比,王的馬派勢力漸萎縮、與李敖及宋楚瑜等具群眾魅力的人相比,王郁琦彷彿小家閨秀,毫無引起當地民眾風靡的魅力。

IMAG0054[1]  

這也是我比較失望的地方,雖然小琦在剛接任陸委會主委時,反對黨無所不用奇極的搞『百萬小學堂』,要給他難看,揭露他當時連賈慶林都不知道是誰,要還接任處理兩岸事物第一把交椅的窘境,許多人皆不看好新的王主委,會有何等作為。

但我當時在想,會如此思考的人,想必十分不瞭解政治的運作。我們時常認為政務官的角色十分重要。當然,在些許特例中,政務官的個人特質會發揮關鍵功能,像王志剛運籌帷幄的人脈,讓他職掌外貿協會時無往不利,幾乎將整個貿協與陸協劃上等號,一做就是扎實的6年,且從來沒有外界的負面訊息。

d171032另一個例子當然就是立法院長王金平了,當了十幾年的國會龍頭,仍屹立不搖,個人特質難抹滅,但他不屬行政體系,我就不多著墨。處此之外,台灣幾乎所有的政務官,都是用完即拋的免洗餐具,壽命很難達逾兩年者。這就要問,為什麼了?

我想,台灣很多政策,幾乎都是靠幾個財團、智庫、地方派系、以及國際勢力,綜合規劃出的妥協版本。官員的個人特質,重要性輕如鴻毛。像前年的財長劉憶如,可說是在產、官、學界的經歷,樣樣在行,老媽又是上一代的財長暨經建會主委,具充沛的家族人脈,然一旦政策與既得利益相左,任職短短一個月後就被搞掉。

同樣的例子在劉兆玄、王清峰、高華柱、王如玄、黃世銘等內閣首長或官員上見到,案例不盛枚舉,扁政府時代亦同。台灣的政治已經與既得利益緊緊結合,不大可能有個人色彩鮮明的官員,利用自己長人的技能,做出一番事業。

王郁琦就是如此,就算他叫不出來賈慶林是誰,那又如何,兩岸的利益掛勾,是怎樣也難以阻擋。王主委在尚未踏入中國大陸國土前的演講稿、穿著、行程、以及QA內容,都是老共黨中央草擬好的,台灣也沒有多大的置喙空間。所以,就算不知道誰是習近平,這趟『王張會』,也是會『順利揭幕』。順利到連白宮這個黃鼠狼,也跑來拜年。

113310887336說實在話,王郁琦過於瘦小,其陰柔特質,看起來並沒有連戰的稱頭;也太年輕,缺乏吳伯雄的穩重;在島內屬馬英九的人馬,勢力早被掏空,外加搞不好連毛筆都不會寫,因此省略歷年台灣領導赴中山陵題詞的『優良傳統』,所以我看不出來小王的亮點在哪。

但『王張會』確實有個象徵意義,就是兩岸不再需要假惺惺的『白手套』才能運作,且這是老共近來反美日『亞洲再平衡』的舉措。尤其是會挑南京,就讓人百般玩味了。

首先,這是中華民國,或是結束中國帝制後最初的首都。又有兩岸皆認可的民族英雄孫中山的陵寢。最後,另一個重要的歷史意義是,這是『中國人』對抗『日本人』最慘烈歷史的『南京大屠殺』發生地。

也就是衝著今年為甲午戰爭120週年,外加近來釣魚台、東海防空識別區、『兩岸三地四國』(中、台、韓、日)教科書中,針對日本侵略內容的更改,此時選在南京,獨具意義。也就是這原因,王郁琦一度被引導至「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參訪。

 在王張會後,不久應該會有下一個歷史意義的會面,也許不是『馬習會』,畢竟馬英九在台灣幾乎已成過街老鼠。不管是朱立倫、郝龍斌、胡志強,一旦顯示有選舉的意圖時,都要順便打馬增趴數。更遑論反對黨了,死亡之握圖騰、藍白拖飆靶的精品,比比皆是。

有沒有可能,下一個真正歷史性會面,將是『朱習會』、『蔡習會』、『蘇習會』、或是『謝習會』,這都很難講。只能說,兩岸在三通之後,和解的勢力越來越濃,就算在民進黨內部,也悄悄的醞釀出兩岸和解氛圍。

22f37297edcb8b1ba19814c3706ed1ec  102562057  

一些台獨基本教義派,不是睡中突然猝死,就是被拍下到釣魚台賓館跳『丟丟黨』、再不就被邊緣化,但大部分是表面台獨,私下收人民幣的貨色。

很顯然,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一切的過眼雲煙,及塵世紛擾後,尋求個人的片刻寧靜,才能常保思想的清醒。

 

延伸:

朱立倫打中央、柯文哲跑中國;消失的藍綠板塊

全球柯文蟲現象

藍綠大棋盤、馬王大蛋糕

謝爺爺!您還會再來!!

馬團隊內閣改組邏輯:挖東牆、賣西牆

欲與大師一同踏入思想的雲端,在下面按讚就對啦!!

追蹤大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王大師 的頭像
    王大師

    王大師論壇

    王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