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中國時報,又有一篇名字取的很酷的小老弟南方朔社論,名為「南方朔觀點-不要在期望的甜蜜陷阱裡睡著了」。小老弟不改他一向批判馬政府的態度,恨鐵不成鋼的解釋藍軍一連串選舉失利原因,藉以挽救最近國民黨低迷的士氣。小朔於文中提及,人經常於解釋一個事件的發生,無法跳脫慣性的思考(甜蜜陷阱),致使一件事情被賦予類似「古老傳說」的信念,而真正的原因往往被忽視,甚至技術性略過,導致原本可能的發現及創新,始終無法兌現。關於這點,小老弟,我要跟你說,你對了。
你為何對呢?不是因為你說的內容有道理,而是你所述的問題,連小弟你也是共犯。台灣的政治板塊一向都是藍大綠小(其實是好事),不管是1994年阿扁當選台北市長,或2000年的政黨輪替,或最近的3席立委補選;藍軍的政治版圖依然比綠軍大,之所以綠軍可於前述例子奪取政權,往往是藍軍內部的分裂,或是綠軍地緣性因素,或是藍軍於當地執政任內發生嚴重不當濫權或弊案使然,但於事過境遷後,藍軍板塊還是會漸漸移回,此等政治板塊定律,已經過多年的檢驗,牢不可破,也沒有需要作多所突破的解釋了。
那到底是哪一點致使政治評論者裹足不前,無法有突破性的發現。本人認為,檯面上無一評論家或政客有見識或膽量承認以民進黨為主的綠軍,在台灣的政治光譜裡,是屬於較次等的政黨系統。以台灣目前的政治生態及歷史走向而言,藍軍所衍生出的價值、經驗、人才、視野、傳統、包容性、國際人脈、政治氣度遠遠優於綠軍。
藍軍是由近百年歷史的「中國國民黨」組成,其歷史已經過多年的更迭及修正,在台灣,路線大體上已完全本土化,但又無綠軍嚴重的排他性。民進黨的中常委清一色以福佬籍為主,其黨務系統,幾乎是原封不動的照抄國民黨的硬性政黨組織(中常委、黨紀處分、嚴格黨律、黨團運作;此係源於列寧時代的前蘇聯產物),其內部運作於尚未政黨輪替前為山頭林立的派系爭權,根本說不上是以尊重及理念為主的「民主參與」,該黨於政黨輪替後則轉為變本加厲(如十一寇)的派系廝殺,武器則為扣紅帽子。
由人類學家琴恩.蓋保瑟(Jean Gebser)提出,後由美國哲學家肯.威爾柏(Ken Wilber)所改良的發展4象限圖(four quadrant development model),國民黨的發展接近以理性 (rationality-driven)為主的橘色區塊(如圖),對應在人類發展的歷史,此區塊則源於15世紀的啟蒙時代,其理念為個人成就導向(individual excellence driven),無嚴重排他族性,並實施奉法制及個人主義(legality and individualism)為圭臬的資本民主體制(capitalistic liberalism)。
反觀以綠軍為主的民進黨,其發展模式對應威爾伯模型(Wilber Model)的藍色區塊,此區塊以宗譜、農業(綠軍勢力區塊皆位於南部農業縣市)、族群(福佬)、傳統信仰(道教、媽祖及關公等民間信仰)為主,此區塊的思考具濃厚的地域性(parochialism)、排他性及局限性;其對應於歷史的發展,係約2000年前的3大宗教發源期,其信念具堅定的二分善惡觀(good vs. evil dualism)。
當然,這僅是很淺顯的分法,兩軍皆有比其重力中心(center of gravity)以上的成員於內;也就是說,於各軍內,皆有比各政黨內資質更突出的人才(反之亦然),此等人才當然是少數,其內容又將是另一則大師開講。目前為止,台灣的政黨趨勢及走向,本人認為是如何導正綠軍的排他傾向及遏制其非理性(如暴力、抹紅、抹黑)成份;藍軍之發展走向則為協助其發展至以環保、尊重、平等、同理心為導向的威爾伯綠色區塊(Wilber Model’s green meme),並卸下其歷史包袱(黨產、綁樁、賄選、宮廷政治、大老傳統)。至於具體作為將如進行,敬請持續鎖定本大師論壇。
現代民主國家機器運作與台灣 民主亂象 ─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