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楣的台商,這幾天遭池魚之殃,被『誤認』為大陸人,在越南損失上百億台幣的財務。但看了台灣各大媒體的報導後,我始終認為搔不到癢處,所以我另闢一個大濕看法,帶著大家繞世界一圈,研究這事件的始末。也許這樣更能夠瞭解台商是為何被人K的。
我瞭解一般人會很容易的落入『中美爭霸』的論述中;但我要說,這次的排華事件不大像。怎說?首先,西方媒體很少報,不是沒報,而是篇幅非常少,一般而言,西方媒體若要圍剿中國,都會大報特報,比方說釣魚台事件。但這次卻格外安靜,少數報導的幾家中,有一個是老共的眼中釘—紐約時報。
這家報社在前年溫家寶下台前,大肆報導老人家親信染指國營企業的醜聞。不久後,陳光標揚言要將其買下,而就在今天,紐時的總編輯原本工作好好的,『突然』就宣佈要離職。當然,越南排華事件在15日後,就鮮少有報導。
另外,美國的量化寬鬆(QE)在大眾面前『風光』的退場之際,又『突然』發現有個影子投資者,在比利時那端,偷偷的大量買進中國與俄羅斯所拋售的美債,好讓QE的退場能夠穩定,10年期公債的殖利率(也就是借錢成本),持續的穩定在3%以下。
但問題是不久前,日經新聞曾強烈懷疑,這個暗地裡支撐美國飯碗的買手,其實就是老共。所以從上述兩個例子中,中美兩國已經達成某種協議,第一,你老美媒體不能宣揚南海的爭霸,第二、我會持續買你美債,讓你的債務尚能得到支撐,不至徹夜崩盤。但你不要給我派第七艦隊到我後院來。
另一點,讓我不認為南海爭霸會導致中美爭端的點在,美國與俄羅斯在東歐正因烏克蘭事件搞的不可開交。原本以為佔了上風的西方勢力,沒想到普丁也不是吃素的,讓克里米亞獨立後,又於東烏克蘭搞政變,許多行省紛紛喊獨立。
而德國高層也表示支持俄羅斯的立場,不願一味的挺美。剛好此時爆出美國國安局之前常偷聽總理梅克爾的電話,讓德國民眾對美國普遍反感。也就是說,美國在東歐是漸佔下風。
所以你可以想像一個凋零的帝國,會同時間與兩個擁有核武、航母、與美債的大國交惡嗎?我認為不大可能。除非總統是笨蛋小布希。所以就排除越南目前的『中美爭霸戰』因素。
那我還觀察到什麼了嗎?有!就是此次的排華事件中,講『砸台事件』反而比較貼切。首先,台灣只是越南投資的第4大國,排名落後在日、韓、新加坡等國之後,但受到的傷害,卻是各國之冠,為什麼?
如果是排華,大陸、新加坡、香港都是華人,為何損失都不比台灣嚴重。日本與韓國也使用漢字,我想越南人也分不出差別在哪,傷亡卻也比台灣少。甚至連大陸的廠房,損失也不比台灣。而這架鑽油井,是在多年前就籌備建造,卻突然在此時爆發爭端,這就要納悶為什麼了?
湊巧的是,國台辦在此時,搭上了這契機,宣佈兩岸應該一起合作,商討未來的護僑合作協議,我本能認為,這個與核四的能源後續問題,將會是兩岸談判ECFA後續的內容。當然,這中間的緣由,又可作很多文章。但我就此打住,談一下之後該怎做。
我認為之後南海海權的去路,可以比照歐洲空中巴士的模式,成立『南海共同開發企業集團』(South China Sea Co-Development Consortium),採半官方性質經營。參與者以對南海宣示主權的幾個國家政府與企業入股。
開採到的資源由入股金額平均分配,盈利中有一大部份須分享給參與國人民。而航道的國際海洋法權利,就由此企業集團共同主張。甚至籌組『南海共管維和部隊』,維持海上軍事和平。
這樣可避免單一主權聲張因素,且降低美國見縫插針的風險。台灣則可於ECFA談判中,商討『兩岸護僑協議』,處置之後在第三國遇到類似問題時,以最方便的方式掌控僑胞與企業意外。
中越南海爭霸已過了3天,排華暴動應該會在下周內結束。美國除了嘴上的呼籲之外,目前仍毫無實質作為,而越南打砸對象,並非以中國企業為主,很明顯的有讓位給中國的趨勢,而美國則漸採觀察者角色。連中國建造赤瓜礁軍港的風波也毫無抗議,大陸在南海占上風的趨勢日顯。
但為了讓未來南海的爭端能夠平息,一個共管的組織是必備的條件。否則中國很有可能成為『區域霸權』,而非走王道的『公正分配者』。這樣會落入美國近40年來的錯誤,使自己成為另一個美帝。這是全世界,尤其是亞洲國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論。
延伸:
欲與大師一同踏入思想的雲端,在下面按讚就對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