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67393142076RxvlgCYzEe  

不出所料,自從華航罷工香噴噴的落幕後,僅存三分鐘熱度的台灣社會,就把這起事件給忘了。注意力再度聚焦在金曲獎這花邊新聞上,沒人願意深思這起極具政治色彩的罷工案,對台灣最受壓迫的勞工階級,到底有何意涵。

試想,如果這次是雲林某毛巾公司、高雄某螺絲螺帽商、台中某薩柯斯風製造廠、彰化某腳踏車企業、桃園某美髮業者、台北某紙媒報社罷工,是否會招來社會廣泛的討論與報導?答案應該是沒有,因為他們不夠香、不夠美,且不夠貴族。

但這些夕陽與服務業的勞工,才是台灣最受壓迫的一群,但為什麼這些企業顯少見到罷工的例子?原因是與歐美國家相比,台灣的工會組織太弱了,無法聚焦成一個勢力龐大的罷工行動。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研究顯示,增加員工福利的不二法門,不是僅靠罷工、要求加薪,或是呼籲媒體報導而已,而是員工自己組成工會,靠利害關係人的集體議價權,替個人把關。

看看德國等北歐國家的薪資之所以羨煞全球,並非政府強制規定勞工福利,而是擁有堅挺的勞工團體,負責幫員工議價薪資、爭取福利。這些國家的勞工團體十分專業,通常會形成一個大型的雨傘架構,專業且全職的幫勞工議價、罷工、訴訟、以及研究勞資結構。

反觀台灣,能夠說出的勞工組織寥寥可數,且分散至各產業內。台灣航空公司除華航外,其他連屁都沒有,長榮的甄試甚至有「你支不支持組織工會」這令人昏倒的一項!

也難怪Google、臉書、福特與家樂福才會喜歡來台設點,除了便宜的電價外,還有龐大的奴性勞工。試想,如果有一個如台積電績效的勞工團體,全職的幫台灣勞工議價,我們的勞工福利與薪資水準還會那麼慘嗎?

 所以我提議,國會必須立法,規定台灣企業一旦有盈餘,必須比照出口業必繳的「推廣貿易基金」,將部分營收用於制定「台灣工會聯盟」。這個工會組織屬財團法人性質,甚至能夠上市櫃融資。功能就是全職協助勞工爭取福利,組織個別產業的工會團體,成為一個跨產業的雨傘架構。

這個專業的勞工聯盟應採半營利性質,營收組成除公司盈餘所貢獻的基金外,亦可包括研究報告、輔導費用、專業諮商等。聯盟每天蒐集各大企業的勞工資訊,其中包括上下班時間、加班情況、薪資調幅、勞工健康、資方觸勞基法案例等諸多數據,執行每週評估報表,一旦發現壓榨員工跡象,就可主動協助調查與調解。

635826807839745526-fastfood090414-018 倘若調解未果,工會聯盟就會運用本身的資源,協助員工罷工。這段期間勞工所遭遇的收入虧損,就由聯盟補助;若有法律上的疑慮,聯盟會提供勞工免費法律諮商。

也就說,工會聯盟會吸收所有勞工的「抗議成本」,主動幫勞工出面檢舉與協調,增加最弱勢階級的議價籌碼,也可免除辦公市內的「人情因素」。試想,如果產業可以有類似GMP等資方公會,為何不能有GMP等級的勞方工會?如果勞工議價的籌碼升高了,薪資與福利就會自動增加,這也可一併解決年金問題。

畢竟,薪資一旦上揚,所需的勞工退休金也會相對減少,這可協助政府執行年金改革;且薪資增加,勞保薪資投保金額也會上揚,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雖然去年立法院通過「加薪四法」中的兩法,但我直覺認為,政府根本無能幫民眾把關,勞工本身又過於被動、分散,不可能期待單打獨鬥式的基層員工,與公司這個大鯨魚對抗。因此,專業的工會組織是必要,且最具效率的防禦措施。

很可惜的是,這次的華航罷工僅空姐參與戰役,其他諸如地勤人員、辦公室員工都缺席了;長榮、遠東、復興這些連工會都沒有的則在裝死。想像看,台灣如果也可來個歐洲等級的「一次性」、「全國性」、「跨產業性」大罷工,台灣勞工的整體福利會增加多少?

剛好增加勞工福利是蔡政府允諾的選舉政策,為何不趁機制定一個多功能型的工會聯盟,然後舉辦一個全島、跨產業的大罷工?因為憑台灣勞工高效率、高工時與低薪資的現況看來,我們是值得的!

延伸:

加薪不能拼經濟?淡水阿嬤秒打空姐與朱敬一肥臉

破除22K:逼你老闆也寫履歷

加薪法還不夠台灣好薪情仍需五大補丸

企業缺水找政府,籲調薪水喊迫害!

21世紀經濟學大師-皮凱提拆解台灣社運訴求

與其吵基本工資,不如玩大一點

 

 

欲與大師一同踏入思想的雲端,在下面按讚就對啦!!

追蹤大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