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s    

就當台灣被『洪仲丘案要真相』活動而擠進20多萬人在我家門外時,我認為一個更重大的事情正在醞釀中。我不是在說釣魚台、敘利亞、史諾登等重大國際事件,雖然這是病徵;而是美國7月的非農就業數字公佈了!

雖然7.4%的失業數字是近4年來最低,但也是因為勞動參與率的下滑所至。但最重要的是,16.2萬的新增就業人口(如圖),小於原預期的20萬人。而上週所公佈的GDP數字,也動了許多手腳,這說明什麼?QE真的回不去了!

也許你會問,這有什麼了不起,美國經濟稍微滑水,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之所以不會,是因為各位又看太近了。很多時候,看過程的端倪,比看最後的數字來的有意義許多。先問各位,美國之前在公佈2Q的GDP增幅時,是不是趁機又公佈了什麼數字?

沒錯,這些狡猾的統計學匠,偷偷地將上一季,也就是1Q的修正數字給公佈。是多少,1.1%!!什麼?你瘋了嗎?說好的美國經濟復甦了呢?不是美元會走強,老美的經濟會是中原一點紅嗎?怎會這樣?!

non-farm

而這1.1%的數字又該怎看,來,我教你。最初美國商務部是公佈多少的1Q成長率,約莫是2.5%(大濕當時估1%),然後當時股市大漲,因為華爾街開始大喊『美國回來啦!』、『美元要走強啦!』等屁話。自從4月的宣佈後,道瓊從13,000點開始屢屢破新高,一直到現在的歷史超高水準的15,658點,共成長了20%,約莫就是黃金的跌幅,巧合嗎?

然後呢?上週發現,咦!根本不是這回事,在公佈2Q1.7%(年增率1.4%)數字後,美商務部順便將1.1%的修正1Q數字擺在後面,希望市場不要發現,這已是第3次修正了,前一次是修至1.8%。市場也很配合,在媒體上根本沒有多報修正的數字,反而慶祝2Q增幅的1.7%為高於預期的成果,然後三大股市又開始大漲。

1.1%的1Q增幅,幾乎跟我3個月前的估值相符,也就是說,美國,或是全世界在最近3個月來的股市追高風潮,根本是在追一個又一個的謊言。而當你以為,至少2Q不錯時,你又看太近了,這1.7%的數字是怎樣來的?

在看到媒體的報導後,我不得不佩服老美的寡廉鮮恥,至少老共這個集權國家,要修正GDP數字時,是偷偷摸摸的搞,老美則大剌剌的改給你看,不然你要怎樣?而真正讓我驚訝的是,美國這個自詡自由民主,市場機制的國家,既然沒有一個人抗議:ZERO!!來,我們先看發生了什麼事:

 

GDP新算法美開第一槍

美國經濟史即將改寫,因為多年來影響最深遠的一項統計方法改變將在本周三出爐,如按新法計算,美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將增加百分之三。

金融時報廿八日報導,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將在卅一日宣布多項經濟統計上的變革,其中最重要的項目是:把研發和著作權支出列為投資,且首度將退休金赤字納入統計。如按新法計算,美國GDP料將增加百分之三。

一般預料今年第二季的成長很難看,年增率約百分之一點一,紐約巴克萊資本公司經濟學家麥基甚至預測,年增率僅百分之零點五。



厲害!!從原本的0.5%,一路灌水至1.7%,約莫3倍的增幅,只有老美敢這樣作!!啊某你妹安怎!!但有1Q約莫2.5倍的灌水幅度後,我估計2QGDP增幅,應該頂多是0.7%吧。

這次的新制GDP算法中,到底內藏了多少惡魔在細節中。有許多,其中一項是將之前對於投資項目的認定大幅放寬,比方說原本應納入費用的會計帳,現在也改認定在投資項目內。

比方說如果我是一個知名作者,拿了出版商的一筆報酬。但照之前GDP的算法,這僅是出版業者的一項費用(expenses),要等到我將這筆錢花掉後,才可以記在GDP(消費+投資+政府支出+淨出口)的消費中。

但現在,這些狡猾的政客與統計學匠們,將我的那筆薪酬,也一起算進出版商的投資支出上,也就是說那筆同樣的薪資,可以雙倍的算入投資與消費(如果我花掉)上,這就是會計學中的double counting,也就是重複計算。魔鬼,就是在這細節中!

當然,政府的賤招中,不僅有double counting的技倆,也不要以為只有GDP的算法是如此;事實上。美國的通膨指數從1980年之後,就不知竄改過幾次了。如運用灌水式(imputation)、享樂式(Hedonics)、替代式(substitution)等巧門。

比方說在灌水式計算方式中,政府為了要灌大GDP的數字,會將一些無償的經濟交易換算入內,比方說一個屋主,因為不需要付房租,所以每年省下XX美元,商務部就會將這個XX數字,加入GDP中。

          

在享樂式算法中,如果一支新手機多了幾種功能,政府就會將這支手機的價格打折,因為他們認定新手機的『享樂感』增加了,所以同樣的價格必須折價。而在替代式算法中,如果一年的蘋果價格大幅攀升,政府就會拿替代品,如香蕉,作為驗算基礎,因為這兩樣都是水果!

也就是享樂式與替代式的通膨計算方式,使美國的物價指數一直『看似』起不來。而灌水式則無償增加GDP的規模,讓美國一直呈現沒有衰退的跡象。然根據民間機構Shadow Statistics的算法,美國的CPI(物價指數)增幅,早就超過8%,而非目前的1.5(如下,藍線為1980年前的原算法,紅線為竄改後的數字)。

shadow stat  

這就來到本文的主旨了,聯準會(Fed)之前在那假惺惺的說美國經濟已漸漸好轉,如果就業數字改進,就會漸漸退出QE(量化寬鬆)。但我之前認為這是胡扯,因為美國經濟根本沒有好轉,事實也是如此。

之後7月的非農就業人口數字就公佈了,16.2萬的增幅,低於預期許多,而且新增的多為兼職類型職缺,或是在酒吧、餐飲等產業,感覺好像是一堆失業的人會去泡的地方,難怪這裡會有新增就業。但我總認為Fed早就預期那麼悲觀的數字了。

那這段期間來的QE減碼是怎回事?我判斷是演給市場看的!因為上個月已經證實,全世界的經濟,都在靠QE撐,一旦有QE要退場的消息,全球股市就哀鴻遍野。美國10年期的國債殖利率一度要破3%水準,30年期房貸利率則來到4.61%的近兩年新高。一旦利率走強(退QE),債市、房市就會崩盤,股市還會有支撐嗎?所以就跟你說QE回不去了。

那既然QE回不去,Fed到底在撐些什麼勁?美國、日本、歐洲、英國、大陸皆擁有史上最大規模的債務水準,又要怎辦?之前都是怎樣處理掉的?答案是:戰爭!不管是拿破崙戰爭、美國獨立戰爭、南北戰、一戰、二戰、越戰(脫金本位,無須承諾黃金兌現)等等,皆是靠一場戰爭,然後厚臉皮的不還。

那目前有啥跡象嗎?有,敘利亞、埃及、土耳其、巴西、釣魚台、北韓、南海爭霸、中俄軍演、菱鏡計畫,以及這個:

 

美國務院:大眾運輸最有可能遭恐攻

IMAG1084  

 

那瘋了嗎?我們一旦進入第三次世界大戰,還會有明天嗎?這些統治階級當然知道這點,於是各國會醞釀一種,很像戰爭,但又打不起來的『類戰爭』,比方說大規模疫情、貨幣博弈、金融崩盤、駭客戰爭、恐怖攻擊、代理國衝突等等。比方說之前的北韓假危機,與之後的這個:

 

挑軟目標攻擊恐怖主義新常態

美國國務院對國民發布全球旅遊警訊,並關閉美國駐伊斯蘭國家的使領館,美國「時代」雜誌指出,這反映恐怖主義的「新常態」:在恐怖分子活躍的區域,對西方外交官、企業等較易下手的軟性目標發動攻擊。

今年一月激進分子在阿爾及利亞「英國石油」公司天然氣廠挾持人質、殺害卅七人後不久,白宮一名官員告訴時代雜誌,對北非、中東的西方人展開攻擊,可能代表著伊斯蘭恐怖主義的「新常態」。

 

政府藉此『軟目標恐怖攻擊新常態』增加公部門預算,財富由底層大量轉向頂層。頂層階級再用搜括到的財富支撐負債。像不像最近因洪仲丘案後,台灣卻居然要大幅的增加軍購一樣。國防部反而更大,好諷刺

這,就是目前全球QE在玩的技倆。聯準會大量印鈔拖延時間,讓政府佈署古怪反恐行動,並獲利銀行家。然後,突然在未來某天升息搞垮實體經濟、製造恐慌,這些銀行家再用紙鈔收購實體資產。順便讓國際銀行組織像IMF或是世界銀行充當全世界的中央銀行,資助各國央行流通性,將金融勢力集中化。

各國間則比氣長,氣短的因玩不起貨幣戰爭而出現內亂情況,比方說之前的阿拉伯之春。軍工複合體再進入這些地方搞政變大撈一筆,讓財富橫向的從一國轉至另一國。並在各國安插聽話的傀儡政權,比方說目前的埃及、伊拉克、阿富汗、(與台灣?)

那還有什麼技倆嗎?疫情,不管是禽流感、H1N1、狂犬病、口蹄疫的,這些疫情也會突然加劇,跨國性的衛生組織則會大幅介入,狂打疫苗。這就會產生金融(世界銀行、IMF)、軍事(UN)、衛生(WHO)等機構的集權化;最終,就是世界政府了,全世界由一打人所掌控。『問題-反應-解方』,歷史一路走來,均是如此!

 

欲與大師一同踏入思想的雲端,在下面按讚就對啦!!

 

金改、洪仲丘、服貿有啥共點?中美新型大國關係  

PTT網友推測狂犬病,值得一看! 

洪仲丘案有鬼,但不是你想像中的鬼! 

金價大跌!全球正駛入末日泡沫?


貨幣戰爭3.0解方:叫IMF請教大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