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10ccaglejpg-82aca259598456d1  

今早買了兩份報紙,在《經濟日報》的第一版中,有篇報導談述著美國科技大廠蘋果,被標榜為『百大尊崇企業』;排名2、3名的則是IBM與麥當勞;前面那家我在一年前說過是希特勒最愛的公司小希還頒獎給創始人Watson以茲鼓勵後面那家成功的為世界帶來三高體質,差一點將《麥胖報告》裡的主角送往醫院治療心血管疾病。但我這篇想談的還是蘋果,因無獨有偶,就在同一天的《紐約時報》中,刊了一篇約莫Word檔12頁的重量級報告,花了我20分才讀完,但閱完後,蠻想把《經濟日報》那篇給燒掉。

這家世界最『尊崇』企業,居然是個最小氣的企業。那份報告的標題就以『蘋果大軍:忠誠度十足、薪水卻不足』(Apple’s Retail Army, Long on Loyalty but Short on Pay)。報導指出,平均一個蘋果商店(Apple Store)店員的年銷售貢獻約莫47萬美元,但蘋果天才(技術員的職稱)們,起薪卻從每小時11.75美元起跳,約莫每年兩萬多美元,比較資深一點的天才們約為兩倍,約莫4萬美元左右,跟47萬的平均銷售額相比,僅為10分之1而已。

根據這個賺錢水準,約莫是顧問公司的員工投資報酬率,但平均一個美國顧問公司的員工,一年薪水應該是蘋果天才的3倍左右。而同時間,蘋果的老大哥,庫克的薪資行情又如何?我特地看了一下,文章沒談薪資,但講了配股,約莫5.7億元,光股票就是一般累到掛病號天才們的1.4萬倍,沒錯,是『萬』倍。怎樣?不爽咬Cook阿!

images  

報導指出Apple Store店共創造出160億美元的銷售成績,但是店中的員工卻分享不到這些果實。而且蘋果店中有個時鐘,計算每個天才服務客戶的時間是20分鐘。這原本還ok,因為許多會投靠蘋果的年輕人(多半20~25歲的紅衛兵),並不是以金錢為獎勵,很多人是抱著一種幾近『宗教朝聖』的情操而來。所以20分鐘的奉獻,可以當作為第三世界的土著傳福音,許多人奉獻的淋漓盡致

但各位也知道,這些紅衛兵為一堆i系列產品的奉獻,高層可能就不是如此的思考了。在iPhone 4與iPad 2等成功產品陸續推出後,這家企業從事許多500大企業常做的事,就是裁員!其實不是裁員,但因為業務量擴大,可是高層為了一個叫做增加『競爭力』的狗屁藉口,不會增加額外的天才,這就導致很多員工在20分鐘內,必須服務比以往還多3倍的顧客;一天下來,勞工部定的兩次20分鐘休息時間沒享受到,就到了下班的時間。所以實質意義等同裁員。

我當時在想,蘋果已經大到這種沒天良的程度了,公司去年的現金存量,足夠支付美國兩黨吵不休的國債應付金額,卻還是要為了「競爭力」而小氣的不讓基層『天才』上廁所,不是有違常理嗎?報導甚至指出,蘋果高層為了能更加控制員工,最近還搞了個4點數的規定,每一次沒來上班就記一點,不管原因為何,其中有個員工因得了肺炎無法上班,就差一點丟了飯碗。

corporatism_poster_by_libertymaniacs-d4h11iu  

企業為『競爭力』到處作壞事,跟國家為了『國家利益』到處燒殺擄掠是同出一轍的法寶,目的就是在合法的情況下,奴役最基層的那一環。當老美想搶奪中東石油,或是制定『愛國法案』箝制言論自由的時候,就會搬出『國家利益』來唬人;當台灣政府為了要鞏固美國關係,利益輸送軍火掮客,就會說軍購是國家利益。而當企業的CEO與董事們要賺更多的錢,壓榨員工時,增加『競爭力』的說詞就是法寶了。

首先,這個方式合乎目前畸型的企業與資本機制,甚至在公司法中,決策高層受制於法律要讓淨利最大化,藉以提高股價,不管其中的手段為何,反正就是要在法律可容許的範圍內,讓短期營收達到最多的報酬。這就包括裁員、鑽環保漏洞、控制產品淘汰期(增加購買頻率)、誇大廣告等等。

這些手段在蘋果內、外部的營運就再成功不過了;在內部,公司培養出一個猶如宗教儀式的價值系統,每個員工在面試時,都加以嚴格管控,一旦遲到3分鐘就剔除。而一旦入內,員工會經過一個月以下的教育訓練,課程猶如老鼠會的誓師大會,藉以洗腦員工,深植一種『為社會做好事』的價值,所以上層不管如何的凹你,你都會對自己說:『我很特別,我好不容易擠入,我是天之驕子,且在製造歷史。』這樣高層再如何的壓榨,員工也就自然能夠釋懷了。

CapitalismNotCorporatism  

而且這些狡猾的企業主,只會僱用年輕員工,因為這些紅衛兵:第一,心智不成熟,比較好洗腦。第二,脈絡不健全,需要工作。第三,年輕人比較會崇拜偶像,有賈伯斯當耶穌,這個職位就如老美所說:『sells itself』(自己賣)。而在外部的銷售上,每年舉辦的產品發表會、開發者大會、置入性行銷等形同宗教儀式的活動,讓參與者先罰站幾小時建構預期心理,然後在使用大量的媒體報導傳播福音,這也難怪蘋果的產品永遠都會有人買;蘋果的職位,永遠都會有人排隊。像不像一堆排隊等著跳樓的富士康員工?

其實蘋果的例子彷彿是個縮影,在我經歷的許多職位中都可以發現相似處;就是企業高層永遠會跟你講公司要撙節成本、增加競爭力,所以員工只會更少、留下來的人工作量只會變多。然後高層在為你劃一幅美麗願景,講一堆自己也不會遵守的工作美德。如果你的公司不上市,你永遠也不會有企業的成本結構與高層薪資,但他們對你的資料卻瞭若職掌。最後,你辛苦的投資報酬率,永遠低於上面那些人;而且一旦不爽,他們走後還有黃金降落傘,你卻只能服鐵牛運功散。

ipad-apple-store-trekkie1-598x376  

在我寫完上篇的貨幣製造過程後發現央行的老鼠會特質,企業型態也僅是這個貨幣製造過程中的一環,所以不難看出兩者的共同性。如果我們的貨幣製造不能永續,那培養消費者假性需求的高科技產業,是否也會面臨同樣窘境我不得而知,但我認為行動裝置的便捷與創新,的確讓我生活增添不少方便,但在因業務關係而買了常壞的HTC Sensation後,我發覺常會不由自主的恐慌,沒事就被逼著對螢幕刷刷,check最新的facebook噗文與公司的email,我真不知道科技是讓我們更聰明了,還是更焦慮了呢?

相關文章:

Apple!!你好樣的!(中時嚴選好文)

IBM百年誕辰 希特勒很滿意!!

賈伯斯大帝與iPad-ism column star article

欲與大師一同踏入思想的雲端,在下面按讚就對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