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2297_f520.jpg  

回到靈性一點的話題,也順便介紹本好書。這次我推薦大家的書叫做《陰影效應》(The Shadow Effect)。是由三位新世紀作者所合撰,內容談論現今社會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弊病,與舉凡憂鬱症、恐慌症等21世紀常見的精神官能症,多是因為人活在分裂的自我內。人們無法整合內心的黑暗勢力,空讓自己所不願意見到的人格特質給切割出去,投射在外境所致。

其實『陰影』(shadow)一詞,最初是由瑞士籍心理學大師榮格(Carl Jung)所提出,他認為人之所以有精神上的疾病,係因無法與內在的陰影和平相處所致。但說實話,其實也沒有所謂的『和平相處』,因為陰影之所以會如影隨形,就是人沒意識到它於內心的存在,所以會將所有自己不願承認的缺點,『轉贈』給無辜者。

而一旦意識陰影的存在,它就立即像見到陽光的暗處一樣,馬上化為烏有。如果沒意識到,就會造成社會與個人在與自己的影子打拳(shadow boxing),難怪很多時候政府所制定的打擊犯罪措施,最終皆會落到無止境的向『黑暗勢力』對抗,但治安始終無法好轉。


carl-jung-p1.jpg  

但榮格認為,陰影不是一個天生會使人痛苦的癌細胞;相反地,人必須要靠陰影來界定自我,它是一種冥冥之中的禮物。一種沒有『它』,就無法是『我』的機制。比方說,一部好戲是需要一個好人與壞人的角色才能演得下去,這自始至終皆為一種必要的角色扮演。但問題是,有人過於入戲,以為自己就是劇中所扮演的『好人』或『正義』的角色;下台後,還繼續認為自己是超人,那問題就大了。

榮格認為一個完整的人,必須要整合內心中黑暗的部份,回收之前所不願承認的懦弱、自私、嫉妒、縱慾、貪心、吝嗇等一切社會所不允許,而挾持在意識囚牢內的特質。我們應該將這些所投射出的『穢物』,再度往內回收擁有(re-own),在自己的內心中見到外境,因為這世界,不外乎我們自己內境實相的複製品。如果你不喜歡你的周遭,就算搬到月球也不會滿意的。

分享一個古老的故事。


有天,一位流浪者步行至傳說中的仙境,流浪者詢問仙境的守門人道:『偉大的守門者呀!我請問您,城中的世界怎樣啊?我拔山涉水、踏破鐵鞋,為的就是要找一塊人間淨土,請問這位大德,我是否能在城內找到這塊淨土?』

這位充滿智慧的守門人答到:『喔!那請問這位先生,您之前所住的城市如何呢?』

流浪者不解,但依順的回著:『我之前住的城市糟透了,水質混濁,地形險惡;政府無能,百姓缺良;還有我的鄰居,各個險惡無比,只要你稍加不注意,他們還可會偷你的家當哩!!』

守門員在聽完後便回:『喔,這樣,那恐怕你在城中找到的情境不會與你之前的居所相差甚遠。』流浪者在聽完後,便失望的離去。

不久後,又有一位迷路者走到仙境的門外,並同樣詢問守門人城內的情境。守門人亦回以同樣的問題。

這回失蹤者答到:『喔,我住的城市真是片人間淨土;水質清澈,山川優美;政府賢能,百姓善良;還有我的鄰居,各個相親相愛,只要你稍加不注意,他們就會在你家門口擺上禮物,微笑的祝福你快樂的一天!!如果不是我迷了路,我才不會離開呢!!』

守門人聽了後,大喜的道:『恭喜你,城內的情況,如你所述的老家般一樣美好。』


當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故事所述的道理。我們往往帶著自己的習性在看這世界,這世界從某種程度而言,根本沒有所謂的外境,因為凡是皆為心造,你在你的城市見到美好,你在任何一個城市皆會見到美好;如果你在你的城市見到醜惡,就算在香格里拉也會見到阿鼻地獄。

《陰影效應》就在談論如何將你的地獄變成天堂,因為這兩者不是單獨存在的地方。地獄其實就是自己不願意承認的陰影,而將其投射在回教徒、恐怖份子、少數民族、外國人、猶太人、偷渡客、本省人、外省人、大陸人、台巴子、同性戀、好野人等等,名單一推,讀者若肯誠實的作一張表,羅列所有的『惡魔人物』。這名單肯定比我的豐富許多。

   20110915105350130_p0_300.jpg  shadow.png  

這個人格特質的分裂,其實早在榮格之前的東方宗教中就提過了,尤其是佛教。在佛教大乘的經典中,出現最多次的經文內容,就是探討佛法的『不二論』(non-dual)。心經云:『是諸法空相---不勝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也就是說真理是既不骯髒,也不乾淨的;不需多加一滴,亦不需減少一瓢。自性就是『完整如是』。

一日,印宗問六祖曰:「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無常。佛性非常、非無常,是故不斷,名為不二。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蘊之與界,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佛性。』」

上面這段擷取於《六祖檀經》內容,所言就是人最根本特性,是沒有所謂的『善惡』二分法的分別心,好比金剛經所云的『如是』,吾人需『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聖經中亦有同樣觀念,舊約中的伊甸園提到,在亞當還沒嘗那顆會分辨善惡的蘋果時,亞當是活在整體中,猶如佛教所說的『三摩地』(Samadhi)內;但沒辦法,亞當也要社會化,所以只好吃了那顆分辨心的蘋果,他就『墮落』了(fall from grace)。

adam_and_eve-400.jpg  

而《陰影效應》這本書就是講如何回到一個更完整的自我,一個不會動不動就撻伐、批判、剷除外界惡人的心理狀態,因這樣作根本是搞錯方向。惡的種子早已種在自己的心田內,干外面的人啥事啊?可是社會所作的事剛好相反。我們永遠習慣於『改變別人』,而忽視自己。

政客永遠都是喜歡增加警察、推出打擊犯罪的專案,將社會『淨化』,也多半是這些政客擁有選票。但這很有可能會達到反效果。兩國的軍隊都希望自己可以擁有更大的軍事能力,因為對方那個『惡魔』時時刻刻都要消滅我們,這就造成了全球擁有毀滅地球幾千次的核子彈頭。這又好比醫生總喜歡以撲殺細菌、病毒,作為醫療良窳的指標,但所服下的抗生素在長時間內於人體中所達到的反效果反而更大。

我們的宇宙是個全像型宇宙(hologram),在整體中可見到個體,而在個體中亦可見到整體,因為『整』『個』不二;且大者無外、小者無內。它其實沒有分別。但眾生為方便起見,開始有所界定,『我』於焉成為第一個認識的觀念,『你』就成第二個,最後『他』在成為第三個後,萬物就誕生了,至少《道德經》如是說。

otherside_72_opt.jpg

 但在造了萬物後,萬法還是要歸宗。《陰影效應》內容淺顯易懂,適合對心靈成長有興趣的讀者涉獵。其中第一位作者Deepak Chopra的許多書皆為我的最愛,他成功的結合西方醫學,與他所屬的印度吠陀文化,編織了一套適合現代人的印度哲學觀。雖然Chopra許多書的內容略顯自溺與過份美好,但我必須要說他算得上是本世紀走在意識革命前端的思想者之一。書中的Williamson亦然。

《陰影效應》的三位作者在書中明確的指明如何停止一切無意識的投射,而將陰影收回。猶如書面中道:『唯有我們有勇氣面對事物,不帶任何自欺或幻覺,事情才會出現光明,因而認出通往成功的道路。』

相關文章:

大演化(意識篇)

淺談禪學

華嚴宗釋義

 

欲與大師一同踏入思想的雲端,在下面按讚就對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