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_2_sleep.jpg  

上個禮拜才寫到台塑六輕的公安與廢氣,會造成社會無謂的損失,應課上合理的『災難稅』後,這個石化工廠隨即又發生了第七爆。我想這已不是例行性的公安健檢可解決的問題,甚至這事件也不應該這樣看,因為我認為台塑的公安疑慮遲早會如中油般解決,而中油還是體質僵硬的國營事業,那爆炸事件停息之後呢?就代表公司沒問題了嗎?這又未免過於廉價。我認為這問題要從更深一層面探討,我們該詢問,到底什麼是『企業』?

現代企業(corporation)的概念源自於18世紀美國的公共建設實施方式,當時政府受無效率因素所困擾,所以就在民間誠邀有志之士,一起建構如橋樑、道路、礦場、鐵路等公共建案,政府會頒發『許可證』(charter),成立受許可的民間團體,『企業』一詞於焉誕生。

注意喔,原本企業的目的是在完成一項有公益性質,屬受益大眾的公共建案工具,與目前的企業注重股價、營收、市占率截然不同,而且當時的企業壽命亦有限,常常一個建案結束後,政府許可(state charter)也會隨之殆盡,等到有另一公共建案時,才會開始興起另一企業活動(corporate activity),企業間股份也不可互相持有,更別說購併。

  StandardOilTrust16vig.jpg  

而企業由公營性質角色,轉向私人牟利組織的關鍵年代,約莫是在19世紀中,此時老美正值剛打完南北戰爭後的復甦期間(Reconstruction),這時剛好也是工業革命的巔峰期,美國最高法院見到林肯犧牲了幾十萬條人命後,覺得應該要制定保障少數民族的人權法案,以確保黑奴的權益,遂裁定第14條憲法修正案(14th amendment)。

可是狡猾的企業家們,對最高法院說服他們也是『人』,因為法『人』(legal person)與自然『人』應享有同樣權利。腦筋糊塗的最高法官們,也就糊里糊塗的跟著企業家們裁定,搞到最後本來要保護黑奴的人權法案,到最後卻保障企業的權利,這些以私利為主的組織,開始享有訴訟權、言論自由權、法人人格權等一堆有的沒的權利。

到最後,介於1890年與1910年中,共有307件以第14條憲法修正名義上訴最高法院的案件,其中288件是企業所提起的訴訟案,僅有19件是由黑人提出,這代表南北戰爭所死的60萬條冤魂,不是因為要解放黑奴,而是要解放比爾蓋茲與梅鐸的賺錢權所打,荒腔走板之處令人不勝唏噓。

the_Corporation.png

2007年的電影『企業』(corporation)就詢問,如果企業真是『人』,那他們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呢,影片遂拿出心理醫師常用診斷病患的DSM-IV測量表,發現現代企業具有以下特徵,我就將這次的台塑六輕爆炸案,與此企業診斷書一起比對,當然只是疑問句:

1.對於別人的感受麻痺(台塑是否對六輕當地居民長期的吸入有毒物質,以及高罹癌率感到不痛不癢?又是否因高成本控管,以至於對員工要求過於苛刻?)

2.詐欺、持續性欺騙行為,以求得最高利潤(台塑是否在內部的安全健檢中,欺瞞某種關鍵瑕疵而不報?這點在日本東電處理福島核電廠中,可以清楚見到。)

3.無法建立長久的關係(台塑是否對於主觀認知的不趁職員工想解僱就解僱?對於沒有利用價值的工廠,想徹廠就徹廠,不管當地城鎮生態?)

4.不管他人死活(台塑是否對於其高污染性、高碳排放性、高罹癌性的產品沒有任何愧疚?且對其高危險性的工廠,是否已有多年的認知而置之不理?)

5.無法感受罪惡(台塑高層是否在前6個爆炸事件中,有親身體會受害者家屬、當地居民、基層員工之苦?從電視報導看來,台塑高層在事後的處置皆是高姿態應對,直到第七次爆炸才放軟,是否傳達出某種訊息?)

6.無法使用合法手段遵循社會標準(台塑與政治關係的友好,藍綠兩邊政客的買單、以及與地方官員的水乳交融,是否有利益輸送、官商勾結之嫌?導致應有的安全事項始終無法到位?)

corporation.gif  

在綜觀以上的特徵之後,吾人不得不推斷現代的企業組織,其實就是個『精神病患』(psychopath),許多躲在有限責任(limited liability)後的私利,為了謀取最大利益,操控著這個20世紀後的新『暴利』製造機,到處掠奪資源,並增加社會財富分配不公;而在市場面前,也就是你我要掏腰包的當下,每個企業無不顯露出天真無邪的面孔,像麥當勞叔叔、肯德基爺爺、米其林寶寶。

 而台塑則喜歡操控王永慶這個神主牌,善用經營之神的傳奇,不要忘記,石化產業是個高污染、高危險性的產業,當Formosa Inc.每年吹噓其營收佔台灣逾10%的GDP貢獻前,請大家好好的思考以上6個診斷書細項,他是否也是個帶著面具的酷斯拉,而私底下正在吸乾整個社會的健康細胞?

 cg5[1].jpg      52f2f407871197eaa2c44736b58b4888.jpg  

當然,如此的一桿子打翻一船人,是極不負責任的評析,且頗失整體性。企業中的確好人居多,甚至我認為都是好人。但我想要刺激讀者思考的點是,當今企業的制度,有其非常致命的要害,就是企業是受法律規定要最大化股東利益的產物,所以再有佛心來著的執行長,在一個股東利益最大化的體制內,他能夠發揮多大的慈悲呢?到最後還是要向股價低頭,這種僅追求短期利益的現代速食社會,你我都已經是一份子了,要如何度過這充滿危機的年代,吾人需要對自己有更深的覺知,以及對社會的影響為重。

 

                                 the_corporation.jpg

【延伸閱讀】:

ㄟ,馬政府!5啪太少啦!! 台灣基本工資概論

核能發電與肝功能(中時嚴選好文)

石油峰值危機之啟示- Martenson's Crash Cours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