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Large.jpg

就當本島沈浸在一片大陸『首善』陳光標來台的慈善之旅時,卻於地球另一端發生了多起革命性的動盪而不自知,本島好似漂流在太平洋上的一艘孤船,對於國際事件比外星事件還不熱衷,卻不時自詡要邁向世界舞台,擁抱國際觀;喜者,此為國家繁榮的象徵,國民無外來的侵略擔憂,對內也尚可謂安居樂業,無為而治,因此無須多關心國際事物;然悲者,一心想要踏進國際社會,培養世界級的視野,卻對最初階的國際ABC盲目以待,誠非喜訊也。

約莫兩個月前,好萊塢片商好取景的北非國家『突尼西亞』,發生了該國版本的二二八事件,一個水果攤販被警察抄,導致老闆一時氣憤而自焚,這場景隨即被路人拍下,並以Facebook傳遍該國,甚至世界各地,這可引發了突國的『富士康跳樓事件』,老百姓的自焚行為,如遍地開花般在整個回教國家接踵而來,最後導致『茉莉花(國花)革命』,竟也成功了。總統『班阿里』竄逃至法國遭拒,最後被沙烏地阿拉伯收留;但,這不是本文的重點,而是此事件接下來掀起的塵埃,以及衍生的意義。


 6128165-2507825.gif

                                                                             (圖:聯合電子報)

128號晨間,在做完清真禱告後,開羅、亞力山卓、與蘇伊士等埃及大城市,慢慢開始了大規模的暴動事件,街上示威群眾與鎮暴警察強烈對峙,目前死亡人數接近百人。被政府羈押的人數已逾800人,但人權團體表示,被捕者應逾2,000人。據悉,此為埃及近30年來,發生過最大的政治動盪。參加示威的群眾多半是不滿總統『穆巴拉克』Mubarak統治下的失業、貪污、貧窮及缺乏自由的青年人,他們似乎組織鬆散,沒有名義上的領導人。

images.jpeg

這次動盪的訴求係人民希望政府推動改革,並遏止貪腐氾濫。根據埃及人民的普遍觀感,經濟成長的果實,幾乎全被政治菁英竊占,使一般人民觸目所及盡是無法享有的財富象徵,自己卻須辛苦謀職、應付日常開銷並尋找棲身之處。

但最主要的訴求,是希望做了30多年的總統『穆巴拉克』下台。埃及美其名為雙首長的民主體制,但自從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前總統沙達特(Sadat)遇刺後,穆巴拉克的大屁股坐在總統寶座一直到今,目前也僅是宣佈改組內閣,對自己的職位依然戀棧,而被另一位埃及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埃爾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嗆下台,只可惜這位埃及的劉曉波被水槍噴傷,隨後遭軟禁。看來,埃及的暴動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埃及位於歐、亞、非大陸的樞紐,亦為世界各國打進非洲市場的灘頭堡。其地緣價值從19世紀以來,被各強國所覬覦,在這個法老王安寢的尼羅河流域,共打過兩次以法、英、俄為背後推手的『土埃戰爭』,並揭開後續的『克里米亞戰爭』,將俄國牢牢的封鎖在裏海內,奠定後續國際海洋法的大綱。而在1869年蘇伊士運河開通後,埃及被英國給強行把持住,並影響日後巴爾幹半島的動盪不安。

二次大戰以來,蘇伊士運河的開採利益,被拱手讓給美帝,使埃及戰後數十年的發展,被老美給掐的死死,並安置大量所謂《經濟殺手》(economic hitman)於其中,主導經濟利益發展,小老弟穆巴拉克數十年來一直是美國中東利益的鷹犬,不但確保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和平協議,還是美國接連受挫的和平計畫中要角。

 埃及是美國在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盟邦之一,也是全球接受美援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以色列,稱臣納貢之態,暴露無疑。難怪在此次的暴動中,示威群眾趁機包圍美國大使館,將埃及從19世紀以降,所受西方國家的屈辱,也在這次一併發出。


                                          《慌亂的開羅街頭》

在最近一系列的革命中,本人認為共兩點值得觀察;第一,世界因社群網站如FacebookTweeter的興起,讓相隔千里之外的異域,可隨時瞭解世界動態,並促進革命運動的方便性與即時性,以至埃及政府在示威的第一時間,癱瘓國內網路與手機連線。

第二,二十一世紀的革命浪潮,皆以區域性的方式散撥。從最初中歐捷克的『天鵝絨革命』,到後續東歐烏克蘭的『橘色革命』、喬治亞的『玫瑰革命』以及吉爾吉斯共和國的『鬱金香(黃色)革命』等,皆是聚集在前蘇聯或其衛星國家之列。

velvet-revolution.jpg about-the-film-picture.gif 298364-942c6166-e9e3-4a68-a4b2-8ce1ab95a78dl.jpg

此次北非的革命事件亦然,並已於稍早前有跡可尋,從剛選舉落幕的象牙海岸、甫鬧獨立的南北蘇丹等等,皆是這一波『北非諜影』的序幕。因此我認為,繼埃及這次的暴動後,很有可會延燒至其他北非國家,甚至更廣大的回教世界,最值得關切的是約旦、阿爾及利亞、葉門、茅利坦尼亞、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以及以色列內之巴勒斯坦地區,由以加薩走廊為溫床,但這只是我的猜測,雖命中率不小。

上述情形,也許可佐證我稍早前所撰之型態場域』論點。所謂的『型態場域』,係高於個體的記憶場,自然界透過此場域進行多向溝通,此論點首先被英國生物學家『謝爾瑞克』(Rupert Sheldrake)提出。我在該文引用謝氏的觀點,延伸至世界革命潮流的觀察,我認為革命事件,皆是以『共振式的波動推進』。 

1770年的美國革命帶領著日後1784年的法國大革命,而法國於19世紀的二月革命與七月革命,帶領比利史、波蘭、德國、及義大利等國的民族主義革命,並奠定德國與義大利日後的統一。

0.jpg

「型態場域」亦可解釋哈佛學者杭庭頓(Samuel Huntington)對民主三波的論述。杭氏認為第一波的民主浪潮始於19世紀的美國,爾後慢慢蔓延到29個國家。第二波始於二次大戰後的歐洲,再慢慢 往德、日、義等戰敗國推行,爭取了30個民主體制;台灣則緊跟在1974年後葡萄牙開始的第三波民主浪潮,打垮了蔣氏王朝,實施國大改選與日後的總統直選。而最近的革命浪潮,又以區域性為主要特性。

另外在中東的約旦,亦有逾6000人,28日在首都安曼和其他六個城市,連續第三個星期五舉行街頭抗議遊行,要求總理黎費(Samir Rifai)下台、政治改革、更多自由,和政府抑制上升的物價、通貨膨脹和失業率。綜觀本文以上諸跡象,我認為下一波之民主大浪潮,將在北非及中東等阿拉伯國家如火如荼般的展開。這起世界性的革命潮,將不亞於前三波民主浪潮,並可媲美60年代席捲歐美的學運與前蘇聯解體事件,成為杭廷頓的『第四波民主』。

 

                                                    

《延伸閱讀》:

 埃及暴動不是只在開羅!!(民主第四波的第二槍)

 埃及也有紅衫軍!!(民主第四波遍地開花)

從暴君到暴民(茉莉花革命與斷頭台)

 

 


                    revolution.jpg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王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